技术高峰
让嘉兴市民“近”享高质量医疗服务
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一直是广大患者最朴素的愿望。对于本地医院而言,实现这一愿望的途径之一,就是提供更优质、更便利的医疗服务,让基层群众少奔波,就近解决看病就医的实际问题。
近年来,嘉兴市第二医院(以下简称“嘉兴二院”)深耕外科技术,不断钻研新技术、新项目,发展特色专科、擦亮优势品牌,致力于提高医院竞争力与整体实力,为嘉兴市民身心健康保驾护航。
“拿下高难度、更微创、疗效更好的手术技术,不仅能体现医院的整体医疗水平和学科水平,而且能让嘉兴市民在本地解决疑难疾病,免去外地奔波就医的麻烦,极大地增强他们的就医获得感。”嘉兴市第二医院院长陈刚说道。
极限保肛,打响低位直肠肿瘤患者“保肛战”
80岁的宋老先生因排便次数增多且时有便血,到嘉兴二院肛肠外科就诊后被确认罹患直肠癌,且肿瘤距离肛门3厘米左右,属于超低位直肠癌。
“低位直肠癌的肿瘤越靠近肛门,手术风险越高、保肛手术难度越高。”该院肛肠外科主任胡毕文说,像这样距离肛门5厘米以内的直肠肿瘤,传统开腹手术无法实现保肛,但临床中,越来越多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对“保肛”有较强愿望,不希望一辈子吊着粪袋、影响生活质量,“现在,我们通过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ISR技术),手术位置可以深入到传统开腹手术达不到的位置,距肛3~4厘米的直肠肿瘤基本上都能实现‘极限保肛’。”
经过完善的术前准备工作,胡毕文团队为宋老先生实施了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切除术,肿瘤经肛门取出,术后患者恢复良好。
嘉兴二院肛肠外科每年开展结直肠手术约300台,之前以传统开腹手术为主,近几年广泛开展腹腔镜技术,目前临床上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比例约达90%。相比传统开腹手术,它将手术切口从15~20厘米缩短至约5厘米,术后疼痛减轻、术后恢复明显加快。
该科一直积极探索腹腔镜新技术,2013年10月,在嘉兴地区率先开展首例腹腔镜辅助经肛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ATME技术),为同样确诊为超低位直肠癌的李先生实现精准保肛。TATME被称为直肠癌手术治疗的“革命性创新”,能更加精确地定位肿瘤下切缘及清晰地分辨肛门结构,在完成肿瘤根治的同时最大限度保护肛门功能。“该术式适用于男性、前列腺肥大、肥胖、盆腔狭窄等‘困难盆骨’低位直肠肿瘤患者。”胡毕文说,此外,对于早期结直肠癌患者,他们近年开展了腹腔镜下NOSES技术,从肛门、阴道等人体自然腔道取出肿瘤标本,避免了腹部的大切口,最大程度减轻手术对患者的创伤,让微创手术更“微创”。
同步沪杭,登上肩关节镜手术领域的“珠峰”
66岁的姜女士在家意外摔倒后造成肩关节脱位、活动受限,当时因种种原因没有及时就医,之后才因疼痛难忍来到嘉兴二院骨科就诊。她被诊断为肩关节陈旧性锁定前脱位,“这是肩关节脱位中最复杂的,治疗困难,患处容易再脱位,功能预后差。”骨科运动创伤科(亚专科)主任潘界恩对姜女士的病情进行详细评估后,决定为其实施肩关节喙突截骨移位固定术(Latarjet技术),经微创手术治疗后,姜女士恢复良好。
该手术被称为目前肩关节运动医学领域的“珠峰”,因手术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而成为衡量医院关节镜技术是否达到高诊疗水平的重要标志。而像这样的高难度肩关节镜微创手术新术式,在嘉兴二院骨科屡屡得见,对于巨大及不可修复的肩袖撕裂,该科引进了肱二头肌长头腱转位固定术(Chinese Way技术)、背阔肌转位术、上关节囊重建术等,“根据患者个体情况采用不同技术,帮助肩关节功能恢复到基本正常,均取得良好效果。”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精准度高、并发症少等优势的肩关节镜微创手术,嘉兴二院骨科在学科带头人、院长陈刚带领下,几乎是与沪杭同步开展的。这几年,潘界恩和同事们轮流去国内外医院进修,将最新肩关节镜技术带回来。“如今,我们团队的肩关节镜手术技术已相当成熟,沪杭等地大医院能开展的关节镜手术,在我们这里也都能开展。”潘界恩表示,近年来,科室通过“名医到嘉”项目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运动医学科开展合作,手术理念也不断更新迭代,“秉持‘功能至上’理念,让患者能回归生活、实现简单运动最重要。”
目前,该科每年开展肩关节镜手术800多台,借助最先进的4套关节镜手术系统,可以进行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复发性肩关节脱位盂唇修补术,肩关节周围骨折或脱位复位固定术、粘连松解术、肩峰成型术等,为肩关节疾病患者提供了更好的治疗选择。
“无痕”疗愈,开启甲状腺手术精准治疗新篇章
作为嘉兴地区最早开展甲状腺手术的医院之一,从2013年起,嘉兴二院甲状腺外科就在嘉兴地区率先开始探索内镜下甲状腺微创手术的相关技术,最近五六年更是常规开展各类内镜下甲状腺结节手术。
“为了更好地开展该手术,近年来,我们以专科化形式,组建专业团队,专门开展内镜下甲状腺结节手术。”嘉兴二院甲状腺外科主任郑雪勇说,经过几年、上千例病例的“磨砺”下,团队不断问鼎“内镜下双侧甲癌根治加颈侧区淋巴结清扫术”等高难度手术,“随着技术和设备的不断精进,如今,我们的内镜下甲状腺结节手术可以为需要手术的大部分病人同时做到精细、无疤或少疤、保功能,手术的安全性和彻底性均有保障。”
去年,12岁的小梁右侧甲状腺长出一个5厘米左右的肿块,因为肿块偏大,此前多家医院都建议小梁接受传统开放手术。“孩子颈部暴露部位会终身带有很长的疤痕。”担忧的家长最后慕名找到郑雪勇团队。根据患者“不留疤、保功能”需求,郑雪勇团队借助最高清的内镜设备,经腋窝入路为其开展了右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与传统开放手术比,内镜下甲状腺结节手术将手术切口‘转移’到颈部外侧、腋窝、乳晕、口腔等隐蔽部位,颈部无手术瘢痕;术后病人的吞咽疼痛感及颈部不适感持续时间也更短,而且颈部皮神经不被切断,内镜下放大手术能更好地保护发音、甲状腺功能。”据郑雪勇透露,如今,该科实施的各类入路内镜甲状腺手术省内先进、市内领先。
追求“卓越”,深耕全腔镜肺癌根治手术领域
作为嘉兴市率先开展胸腔镜微创手术的科室,嘉兴二院心胸外科近年来深耕全腔镜肺癌根治手术领域。从2007年完成嘉兴市首例全腔镜肺癌根治术起,科室不断精进技术,探索单操作孔胸腔镜技术,并于2015年7月独立完成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近几年,我们也一直在不断技术进步与提升中,目前,科室绝大部分手术都采用单孔胸腔镜微创手术,患者身上只有一个手术切口,术后疼痛少、恢复快。”心胸外科主任张军说,在该项术式上,他们持续追求卓越,不断改进手术范围和手术切口。“我们可以在很小的手术切口中完成很复杂的手术,手术范围的精准规划我们非专业人士很难看出;切口的优化、微创化是最直观的:最小的单孔切口仅有1.7厘米;像常规肺癌根治术(亚肺叶)都可以通过2~3厘米的切口完成,肿瘤小于4厘米的肺叶切除术也都能通过3~4厘米的切口完成。”
这些高难度手术,科室副高以上的高年资医生都能熟练掌握。科室与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心胸外科、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胸外科、北京阜外医院心外科、浙江省肿瘤医院等均有技术合作,不定期派出科室人员学习及深造。
在技术越来越成熟的同时,心胸外科通过先进的三维重建、荧光胸腔镜等技术应用开展精准治疗,并将新理念ERAS(加速康复)贯穿于治疗中,通过多学科协作,加速患者术后康复。
“作为地市级三甲医院,要帮助患者在本地就诊,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身医疗水平,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练好内功。”陈刚说。近年来,嘉兴二院不断加强学科建设,一方面,依托“名医到嘉”项目将长三角名院、名科、名家同质化的优质医疗服务“请进来”,另一方面,着重加强人才培养,比如针对年轻医护人员开展“百人计划”;面向科室主任、副主任推进“翘楚计划”,要求其每年必须到本专科全国领先的医院学习3至4周,带回新技术、新理念;对于青年骨干,则采取“外出学习—回院应用—再外出学习”模式,送到浙江大学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开展多轮培训,切实提升青年医生的临床诊疗能力。
近年来,嘉兴二院除了完善手术管理制度、开展安全体系建设、建立标准化的临床手术路径等制度体系建设外,还大力加强外科手术技能培训,比如引入先进的腔镜手术模拟训练器系统,通过培训缩短先进技术学习曲线的同时,也让手术变得更安全。“我们提倡‘慎于术前、精于术中、勤于术后’,确保更多高难度手术在医院安全落地开展,为嘉兴市民解决更多疑难杂症。”陈刚说,多年努力最终迎来了医院的快速发展,学科建设成果斐然,医院运营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接下来,我们仍将继续在外科手术领域尝试更多新项目、新技术,为嘉兴市民就近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