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戴瑞雪 通讯员 朱天一 孙卓 顾骏慧 图片由新丰镇提供
住有所居、安居宜居,是万千家庭的共同心愿。今年,南湖区新丰镇聚焦民心民意,持续探索安置房规建管运一体化新模式,致力于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有序推动城市有机更新,实现了安置房建设和保交房工作的双突破。今年以来,新丰镇共有591户拆迁、搬迁农户拿到新房,剩余待选房源410套,从过去的“人等房”成功转变为如今的“房等人”。
加速安置,圆百姓“安居梦”
从带着乡土气息的村庄到现代化的城市高楼,从绘就蓝图到圆满安置,安置房项目承载着百姓的安居之盼、乐业之需、舒适之愿。
12月9日至12日,新丰镇312户拆迁、搬迁安置农户拿到了南庄苑二期的386套新房,丰北社区村民何圣林在经过4年的等待后,陆续拿到了3套新房。
南庄苑二期于2022年6月开工建设,今年6月竣工,小区配备电梯、地下车库、垃圾分类收集点等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拥有便利的交通条件和完备的物业服务,共有安置房房源450套。“前面已经拿了两套,这是最后一套。房型布局合理,视野也很开阔,想想就开心!”望着新居,何圣林既欣喜又自豪。
“新房子我太满意了!今天拿了房,我想赶紧装修入住。”8月27日,丰禾苑安置房小区拿房现场,镇北村村民何志英同样欣喜非常。
丰禾苑安置房小区共有8幢房屋、487套房源,涉及286户拆迁、搬迁户。宽敞的小区道路、“商场式”的地下车库、高品质电梯,附近菜市场、商业综合体一应俱全,让住户幸福感飙升。当天,何志英拿到的是一套面积125平方米的房子。“这里交通真的很方便,邻近商业街,到镇上最大的菜市场走路只要10分钟。”何志英说,对于新房生活,她十分期待。
一直以来,新丰镇都将安置房建设作为保障民生、改善民生、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头等大事”,近3年来已先后交付林泾里、丰禾苑、南庄苑二期等多个安置房小区,数千拆迁、搬迁户入住新居,开启美好新生活。
高标建设,筑民生“幸福巢”
为了托起百姓“安居梦”,新丰镇全力推动安置房建设提质提速,为拆迁、搬迁群众带来满满的幸福感。
运输车辆往来穿梭、数百名建筑工人忙碌作业……连日来,新丰镇平林南苑安置房项目现场一派热闹景象。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约78亿元,将建设安置房1103套,预计2026年6月竣工交付。
“这些年来,我们的安置房对标商品房建设标准和品质,从传统的多层转变到高层,层高从2.8米增加到3.0米。”新丰镇村镇建设办主任杨小航介绍,新建安置房项目配备中央休闲健身区域等设施,“我们不仅要‘建好’房,更要建‘好房’。”
建好新小区,不忘老小区。针对老一代安置小区建设标准低、与现代生活匹配不足等问题,新丰镇开展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行动,投入8800多万元,对黄鹤花园和双龙景苑等早期建设的安置房小区进行整体提升。
记者了解到,老旧小区改造专项行动累计更新改造水、电、气、热等老旧管线超2.2万公里,改造增设停车位500多个、电动汽车充电桩140多个,惠及居民3000多人。“我们的目标是实现‘安居工程’向‘宜居精品’转变,让拆迁、搬迁群众住上品质与颜值‘双提升’的安心房。”杨小航表示。
对“证”下药,给百姓“定心丸”
“拿了钥匙收了房,下午打算去办房产证,今天双喜临门!”在今年8月底的丰禾苑拿房现场,新丰镇首次实行安置房交房与办证同步,让拿房的居民喜上加喜。
杨小航介绍,近几年,新丰镇在拆迁、搬迁安置工作中不断优化程序、提高效率,加快办证进度,让居民实现办证无忧。
事实上,如今的高效办证机制来之不易。十多年前,黄鹤花园等安置房小区因为种种原因,居民一直无法办理产权证。“2019年8月,新丰镇启动‘安置房办证攻坚战’,历经3年时间,为450多户安置户办妥了安置房不动产证。”杨小航说,这一举措彻底解决了十多年的历史遗留问题,安置户们心里的石头也落了地。
与此同时,全镇的安置房建设提档提速。从2019年开始,新丰镇转变工作思路,“先定建、后定拆”,全力推动从“人等房”到“房等人”的转变。近年来,新丰镇每年都有新建安置房开工竣工交付,让安置工作形成良性循环。如今,“房等人”的愿景已真正实现。
一幢幢老旧房屋向过去作别,一幢幢新楼拔地而起,一张张笑脸难掩幸福……如今的新丰,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数十万群众展示最好的汉塘景、最美的平林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