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区主理人” 打造共治“聚宝盆”
日期:12-17
N晚报记者 王卫国
通 讯 员 闻嫣冰
本报讯 “鸡腿又香又脆,饭菜可口,价格优惠,真的很贴心。”昨天中午,市区北京路上的“曹姐姐便当饭堂”里,一名外卖小哥正在吃午饭,平时原价28元的鸡腿饭,现在23元就能吃到。这是南湖区新嘉街道北京路社区“街区主理人”项目的内容之一。
为持续激发辖区商户的主人翁意识,今年下半年,北京路社区党委以东升路以南街区的建国北路、北京路为试点,鼓励号召街区商户报名成为“街区主理人”,用自己的特长服务群众。经营着“曹姐姐便当饭堂”的小刘主动报名,经过协商沟通,成为社区的首位“街区主理人”。
如何当好“街区主理人”?在走访排摸过程中,社区发现建国路、北京路一带餐饮店较多,加上月河街区商户密集,来来往往的外卖小哥众多,他们有时还会在路边聚集休憩,需要能吃饱、价钱又实惠的餐食。于是,结合小刘的资源优势,社区积极整合资源,在小刘店内推出专门针对新就业群体的特惠“爱新餐”,在店内非营业高峰时段,还为外卖员、快递员、保洁员等群体提供休息场所。作为“街区主理人”,小刘还担负起建立街区商户微信群,收集社情民意以及沿街上门进行垃圾分类、消防安全宣传等职责。每次走访店铺,街坊邻居都会拉着小刘咨询各种问题。小刘热心解答,还会将信息汇总后联系社区确认,及时发现各种隐患。
社区主动联系辖区内邮储银行建国北路支行,赋能“街区主理人”治理新活力。社区以各类活动为载体,通过“资源换空间、服务搬场地”的方式,利用银行二楼场地宽敞、硬件设施全的优势,将部分居民活动转移到银行活动室开展,提高银行活动场地的利用率。除了邀请银行专业人员为社区居民提供金融知识、反诈骗宣传等服务,社区还开展了交通安全、健康科普知识讲座,秋季流感高发期,联合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设了流感疫苗接种专场,为居民群众提供便利。
北京路社区“街区主理人”模式为实现沿街商户参与社区治理的创新提供了实践路径,促使辖区内的物理空间和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利用,在推动共治共建的过程中激发活力,展现了无限潜力,推动从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向以主人翁为主导的自治模式转变,实现社区治理的创新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