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陈培玉 通讯员 吴佳妮 时宇杰 图片由嘉兴交警提供
25年前,一位丽水农村少年带着对公安事业的崇敬与憧憬,选择了做一名交警。
25年来,他始终铭记初心,坚守在红绿灯下,也奔跑在守护群众安全的路上。
他叫季文亮,是同事眼中一位“很有办法”的交警,先后担任过基层民警、副中队长、中队长、副大队长等职务。很多交通秩序难题交到他手中,就会迎刃而解;重大活动的安全保障,他都会安排得井井有条;路上的安全隐患,他总有办法各个击破……他说交警工作没有捷径,“在路上”就是最好的答案,工作在路上,思想理念也要一直在与时俱进的路上。他先后荣获多项荣誉,如3次个人三等功、6次嘉奖等。
以规范“破题”
压降事故“有一套”
每次当季文亮驾车行驶在320国道上,看到那一排排路灯亮起时,都感到很欣慰。正是他在2016年身为秀洲区人大代表时的奔走呼吁,才让320国道(昌盛路-三环南路)实现道路全线亮化,也让亡人事故再无发生。
2018年,他调往嘉兴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二大队城南中队工作。前一年辖区发生亡人事故10起,大家都说他过去是当“救火队长”。
路上的事情,就得去路上找原因、想办法。季文亮在对所有事故卷宗进行梳理、分析后,走遍了辖区道路。他的笔记本和脑子里记满了每条路的安全隐患和整改措施。
禾源新都小区附近发生了2起亡人事故,他发现道路存在高低差,小区大门离路口太近,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缺失……他推动道路平整、左转右置、施划交通标志标线等措施落地,在他的努力下,道路秩序井然,小区居民车辆进出自如。
道路安全隐患的整改需要多部门联动。季文亮跑部门、跑社区,争取资金和社会各界支持。2019年,城南中队上交了“零亡人”的“成绩单”。
亡人事故从10到0,那是季文亮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他说没有什么比挽救群众生命更有意义的事,“这也是我从警的出发点和归宿。”
以民意“导航”
温情举措“木佬佬”
没有会议或出差的日子,季文亮总会准时出现在马路上。“在路上能听得更多,看得更远。”他总能从居民的玩笑、抱怨中找准他们的诉求,并对症下药。
一大队辖区内老旧小区较多,群众停车成了“老大难”。面对同事口中“变不出来车位”的无可奈何,季文亮决定“无中生有”。近两年,他经过多方走访和协调,新建了49个停车场,新增了7000多个车位。让他百折不挠向前走的,是民意,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民意是导航,跟着走不会错。”
在交警支队推出“蓝色停车位”和“绿色停车位”基础上,他会一次次进行走访和论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尽量多划。”目前,小区内这两类停车位数量有300多个。不少水果店和夜宵摊的老板说起季文亮都竖起大拇指,“他是真的懂我们,为我们着想。”
为了方便群众进出,他还牵头优化辖区戴梦得、八佰伴等商场周边交通微循环,改造路口5个,温情背后是他的担当与有为、敢为。
以初心“制规”
交通安全“多一点”
今年初以来,在浙江省道路交通守法率测评抽检中,一大队辖区内的头盔佩戴率和非机动车守法率一直位居全省一二位。季文亮在“技改+人防”的基础上对群体进行精准分类,尤其是对老年群体的出行,他更是采用大数据分析,精准到“年龄+出行工具”及“违法次数”等内容,并制定专门的宣教方案。
让他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有位老人骑电动自行车有逆行、闯红灯等多次违法记录,他带着民警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上门宣教,起到了教育一个、震慑一片的效果。
经过精准分析,他推出了多时段、高频次巡逻,精准开展拥堵疏导、事故快处、违停取证、隐患排查、服务群众等工作,让安全和畅通同行。在“远程执法”和“网格勤务”的双翼共振下,辖区实现了路口守法率、违法查处率“双提升”和事故警情数、事故亡人数“双下降”。
时代在变,季文亮的交管理念也一直在变。随着道路交通流量发生改变,出现了交通标志标线、信号灯设置不合理等现象。一旦发现这样的情况,季文亮立即会通过数据分析,对路口交通设施进行调整,有的路段甚至要调整多次才会达到较理想的结果。
“我热爱我的工作,并愿意为此付出。”季文亮说这句话的时候,眼睛里带着笑意,宛若25年前那个满腔热情的少年。如今,他虽然多了白发与皱纹,但初心依旧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