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记者 杨付明 摄像 曹 智
49岁的陈冬是平湖独山港镇一家拉链厂的出纳,他除了管厂里的钱之外,还管着另外一笔巨额资产——10万余枚古代钱币。
2017年,我们采访过陈冬,当时他的想法是在退休后开一家古钱币收藏馆。当年,当地政府正好要搞个收藏馆,陈冬等来了机会,实现了自己的梦想。2019年,陈冬的钱币收藏馆在七彩金虹景区开出来了。
收藏爱好者陈冬:过去只是兴趣爱好,因为喜欢中国古代文化,所以收藏古钱币。最近几年,国家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到新高度,以此来增进民族文化自信,开设这个收藏馆也是机缘巧合。
陈冬收藏的古钱币,已经从2017年的1000多枚,增加到了现在的10万余枚。他整理出了其中300多枚古钱币,还有古代日本、越南、朝鲜模仿我国铸造的古钱币,每逢双休日免费供游客参观。
中国古钱币的发展史有3000多年,贝壳、玉、劳动工具都可以当钱使用。到战国早期,就出现了模仿玉璧铸造的铜币。再后来有了战国半两、秦半两、汉半两。公元前221年,秦一统天下,外圆内圆的铜币,全部变成了外圆内方的半两钱,直到民国的最后一枚铜币。
这枚鲁国铜币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铜币之一,就是按照贝壳的样子铸造的,距今3000多年,据说在收藏品市场上可以卖到1万元。
收藏爱好者陈冬:直到秦统一中国之后,这种贝壳形制的货币就全部被秦始皇废止了。
这枚是北宋皇帝宋徽宗时期铸造的“大观通宝”。“大观通宝”4个字是宋徽宗亲笔书写,历史上称为“瘦金体”,“大观通宝”堪称古代最漂亮的钱币之一。
收藏爱好者陈冬:首先它上面的4个字是皇帝御书的,宋徽宗是书法家;其次它制作得特别精美,因为皇帝是艺术家,他对自己的作品要求非常高。它比现在的机制币做得还要规整漂亮,你看背面非常工整,方孔都是精修的,非常平,圆度也是非常圆,几乎没有一点点误差。
陈冬说,最有故事的钱币,应该是南宋皇帝宋理宗时期铸造的“淳祐通宝”。那个时候,元朝军队进攻南宋,为了抵御蒙古人入侵,宋理宗命人铸造了大量的当百“淳祐通宝”,用来建设四川的防线钓鱼城。这道防线确实比较牢固,成吉思汗的孙子蒙哥就战死在钓鱼城。
收藏爱好者陈冬:通过这枚“淳祐通宝”当百的大钱,我们可以联想到当时的南宋在元朝的入侵下,摇摇欲坠的政治局面。
中国流通货币中最后的方孔圆钱是“民国通宝”。它铸造于民国初年,到1916年停止流通。接下来,陈冬希望再去古镇上开古钱币博物馆。
收藏爱好者陈冬:我的想法是最好能够去嘉兴的千年古镇开一家比较好的古钱币博物馆,向更多群众宣传中国灿烂的古代文明。
嘉兴市收藏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王新龙:希望有更多的人,梳理各个品类的收藏,开个文化馆也好、艺术馆也好,让子孙后代有更多的认知。要让更多藏品被广大群众看到,这也是一种文化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