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通讯员 宋骁峰 记者 沈爱君
日前,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公布了2024年浙江省先进教研组的评审结果,嘉兴三中技术教研组和全省其他一级重点高中的部分教研组一起荣登榜单。这份榜单以其“省级先进”和“为数不多”而被业界认为含金量很高。
近期,全国通用技术年会在北京举行,嘉兴三中党总支书记刘国宏在年会上介绍了学校的相关经验和做法。
搭建跨界融合课程体系
近年来,嘉兴三中以“明德求实,融合创新”为核心,搭建具有跨界融合特色的课程体系,逐渐形成自身特色,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教研能力,塑造卓越的技术教师。
在“双新”大背景下,高中技术教育面临着教育理念更新的挑战和机遇。STEAM学习、大单元设计教学和项目化学习等教育理念,深刻影响着技术学科的发展。如何将诸多教育理念贴切地融入技术课堂,成为技术组思考的重点问题。
技术学科是一门重实践的学科。给学生创设真实的可操作的学习环境,同时以项目化学习为主体,在现实生活学习中发现真实问题,创设真实情境,使学生像专家一样思考,解决问题,从而使技术素养真正落地。
嘉兴三中的技术创新实践中心于2016年11月建成,面积约300平方米,内设创新实验室、物联网实验室、机房、设计工厂、电子技术控制实验室、材料与仪器准备室及技术文化长廊等多个功能区,设备齐全,满足必修与选修模块教学及社团活动需求。
2024年,学校荣获浙江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学校称号,技术组积极探索“劳动教育+技术课堂”的新模式。利用设施完备的技术创新实验室,技术组将劳动教育与技术课程有机整合,让学生在项目规划、软件建模、工艺设计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经历创意转化为实际作品的全过程。
为此,技术组设计了一系列基于真实情境的课程,包括站立式办公桌、小铜锤的制作、木工工艺和3D打印等,旨在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体系化、专业化、精准化
嘉兴三中技术组固定集体备课时段,三个年段备课组根据各自的教学进度进行整体规划。在具体学情的基础上,教师们深入钻研教材,收集相关教学资料并进行头脑风暴。撰写教学设计、专家听课评课等一系列措施完善了课堂教学。最终,各年段形成包含课件、检测卷和拓展资料等内容的资源包,确保教学质量与效果的持续提升。
在技术组“老带新”的师徒结对模式下,教师学科素养不断提升,保证了教学质量。技术组积极组织知识点专题研讨,深入分析学情、教情,在听课评课的过程中,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落实核心素养。这种系统化的培训和反思机制,不仅提高了新教师的教学能力,也增强了整个团队的专业发展能力。
技术组老师们多渠道获取教学资源,形成完备的资源库,针对得分较低的同学进行面批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此外,技术组依靠技术平台进行线上线下双渠道阅卷及考后分析,并利用试卷讲评功能,根据学生得分情况和考查题型进行精准化分析,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情况的可视化。老师们通过教育数字化手段,提升课堂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
技术组将比赛作为提升团队专业素养的重要契机,在过去五年里获得了多项荣誉,包括1人次获嘉兴市教学评比二等奖,2人次获嘉兴市属教学评比一等奖,1人次获嘉兴市属教学评比二等奖。
通过参与比赛,技术组老师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教学能力,也增强了内在的技术素养,推动了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这种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不仅激励了教师个人的发展,也为技术组的共同进步奠定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学校承办了多项重要的教育培训和竞赛活动,包括浙江省通用技术课堂教学评比、浙江省通用技术“新教材·新课程”培训、嘉兴市首届通用技术教师技能大赛、全国通用技术年会以及信息技术“嘉禾·活力课堂”暨携手送教信息技术教学专场等超过30次活动。这些活动为省市级乃至全国的技术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