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你好!新的工人文化宫

日期:12-11
字号:
版面:第01版:南湖晚报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朱 鑫

  摄影记者 王振宇 通讯员 邱一梅

  昨天上午,在全市各行各业80多位劳模工匠和职工代表的见证下,嘉兴市工人文化宫新宫揭牌启用,向广大职工群众敞开怀抱。

  崭新的工人文化宫位于南湖区拥军路430号,建筑面积达3.3万平方米,融合教育培训、文化活动、综合服务等多种功能,实现了阵地设施和服务水平的迭代升级。

  嘉兴市工人文化宫创建于1952年,72年来,坚持职工的“学校”和“乐园”这一功能定位,旨在传播优秀文化、丰富职工精神生活,有力推动职工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职工称它是“良师益友”

  “工人文化宫是助力我们职工健康成长的良师益友,我身边很多工友参加过工人文化宫组织的培训和活动。”启用仪式上,来自加西贝拉压缩机有限公司的青年职工刘进表示,通过参加工人文化宫组织的培训和活动,提升了专业技能,丰富了知识储备,坚定了文化自信,充实了美好生活,同时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壮大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圈”。

  深化“美好生活能量站”品牌建设,近年来,嘉兴市工人文化宫精心打造了以“引领美、才艺美、情趣美、生活美、形象美”为主要内容的“五美课堂”,致力于塑造“修养品德好、生活品质好、文化品位好”的新时代嘉兴职工新形象。

  “开宫日”也是“开工日”,当天还举办了“致初心·见未来”嘉兴市职工摄影队主题摄影展,大家纷纷掏出手机拍摄。“听说文化宫还有摄影班,下一期我准备报名!”老家贵州的张云是一名“95后”消防员,他说嘉兴很漂亮,练好摄影技术准备去“扫街”。

  接下来,工人文化宫还将举办“同爱同在”唱响企业之歌、“喜由心生”职工脱口秀展演、“斗智昂扬”职工定向运动会等特色文体活动。“坚持‘学校’和‘乐园’的基本定位,坚持‘开门办宫、贴近职工’的服务理念,我们将致力于为广大职工打造一个没有围墙的精神家园。”市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说道。

  收藏着嘉兴人的珍贵记忆

  揭牌现场,易址新建的工人文化宫茅盾题字格外显眼,彰显着这座新宫的深厚底蕴。1950年5月1日,北京市劳动人民文化宫对外开放,之后各地掀起了建设工人文化宫的热潮。1952年,嘉兴市工人文化宫创建。

  位于市区中山东路市总工会的嘉兴市工人文化宫大礼堂,是那段激情岁月的见证。据《嘉兴新志》记载,工人文化宫的位置,原为明、清、民国初期嘉兴县县衙、旧县政府所在地,大门门额上写有“浙西首邑”四个大字。

  “改造成工人休闲娱乐的场所,真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嘉兴资深收藏家周荣先曾撰文回忆,工人文化宫曾是嘉兴第一座拥有千人座位的大礼堂,是举办重要会议、放映电影、举行演出等活动的重要场所,是嘉兴工人永远的记忆。

  嘉兴市工人文化宫影剧院是当时嘉兴地区首屈一指的大剧场,舞台又现代化,因此接待了不少省市级著名剧团来演出。作家沈明祥曾在一墙之隔的中学读书,最期盼的就是去工人文化宫看演出,“那是难忘的快乐、难忘的自豪!”

  揭牌现场,嘉兴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邱一梅讲述了一个动人故事。摄影家杜镜宣曾在20世纪60年代负责职工文化工作。日前,九旬高龄的他受邀回“家”,十分感慨。

  “杜老告诉我们,在那个艰苦年代,他们借相机开设培训班,克服困难组织职工培训,就是因为职工对艺术的追求深深感染了他。”邱一梅告诉记者,“如今接力棒交到我们手里,我们有责任也有信心,带着文化宫走向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