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幸福点灯人”正在“裂变”

日期:12-10
字号:
版面:第03版:嘉兴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王国伟

  

  “接下来讲一个‘阿水的故事’。当听到‘水’字的时候,每个人的右手去抓相邻的伙伴的左手食指,同时自己的左手迅速逃开……”

  日前,南湖区余新镇妇联举行“幸福点灯人”工作坊活动。本次活动邀请了嘉兴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总站指导组组长孔宁和总站老师吴欢为大家作指导讲座。活动开始前,吴欢通过“抓逃手指”的小游戏,以及自我介绍、分组完成一幅绘画等环节,成功活跃了现场气氛。

  

  不断壮大“幸福点灯人”队伍

  记者从余新镇妇联了解到,参加工作坊活动的为余新镇村(社区)妇联负责人,以及余新镇中小学幼儿园校长、老师代表。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幸福点灯人”。“幸福点灯人”工作坊活动是余新镇“渔里·幸福家”家庭积极教育课程,也是该镇“渔里·幸福家”儿童心理与家庭教育一体化服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开展‘幸福点灯人’工作坊活动,就是要培养一批‘幸福点灯人’,在此基础上形成‘裂变’,不断壮大‘幸福点灯人’队伍。”余新镇妇联主席朱娅说,此举旨在围绕家庭积极教育开展一体化服务,系统落地内容场景,建立“家—校—社”一体化推进的家庭积极教育综合体。

  在随后的讲座中,孔宁以“积极教育解锁成功基因”为题作了专题授课。她运用积极教育理论知识,并结合实际案例,为大家生动阐述了积极教育的本质、意义。“工作坊活动与我们平常开展的活动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孔宁如是说。

  有哪些区别?孔宁告诉记者,通过工作坊活动,希望能向“幸福点灯人”传递家庭积极教育理念,使其在工作和生活中更加注重聚焦孩子的积极品质,帮助孩子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

  “另外一个不同就是,工作坊更像一个基地,通过培养第一批‘幸福点灯人’,再由他们到村(社区)、学校开展组团服务,形成‘裂变’后的‘幸福点灯人’矩阵。”孔宁说,在今后的工作中,嘉兴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总站将继续发挥课程开发、方案指导等作用,帮助“幸福点灯人”成长。

  

  常态化开设家庭教育工作坊

  王燕是余新镇余南社区妇联主席,也是首批“幸福点灯人”之一。“现在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我本身也是一位母亲,自己的孩子正处在青春期。希望通过工作坊,能够在教育孩子、处理社区居民的亲子关系方面得到锻炼和提升。”王燕说,自己在社区工作时也注意到,亲子关系紧张、孩子心理健康出现问题等现象并不少见,她深感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个工作坊就是一个团队,在这里我能得到团队的支持,接下来又能壮大‘幸福点灯人’队伍,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王燕说。

  记者了解到,余新镇“渔里·幸福家”儿童心理与家庭教育一体化服务项目于今年6月正式启动,项目主题为“携手童成长,共育向阳花”,包括创优一项机制、开发一套课程、培养一批“幸福点灯人”、举办一系列亲子活动、提供一项家庭咨询服务等内容。

  “目前我们有30名‘幸福点灯人’,下一步计划‘裂变’200名‘幸福点灯人’,推动各村(社区)常态化开设家庭教育工作坊。到2025年,将由种子家长辐射带动更多家长学习实践家庭中的积极教育,成为孩子的‘幸福点灯人’。”朱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