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王国伟 图片由嘉善县教育局提供
嘉兴教育经验再度在全国亮相!近日,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六次学术年会举行,我市组织了其中的一个微论坛,同时,嘉兴劳动教育课程改革实践做法在该微论坛精彩亮相。
该微论坛由嘉善县教育局组织,主题为“基于课程改革的学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实践”。微论坛分为区域实践、学校实践、沙龙研讨等板块,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分享展示了各地对劳动教育高质量探索的经验做法。我市嘉善县作了区域实践分享,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嘉善县西塘小学、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干窑中学、平湖市乍浦天妃小学等学校作了学校实践分享。
打造县域劳动教育“嘉善样本”
近年来,嘉善以“办人民满意教育、树嘉学善教品牌”为目标,加快建设具有嘉善特色的高质量教育体系,先后荣获全国首批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全国义务教育教师流动改革试点县、浙江省教育强县等称号。
如何打造新时代县域劳动教育的“嘉善样本”?嘉善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俞娟作了《嘉学善劳,打造新时代县域劳动教育的“嘉善样本”》的区域汇报。
俞娟从“系统谋划:以高起点顶层设计推动劳动教育有效落地”“融合发展:以高质量课程体系推动劳动情感价值认同”“创新导向:建设高水平‘善劳工坊’推进知行合一”三个方面进行分享,全方位展示了劳动教育的“嘉善样本”。
在系统谋划方面,嘉善县立足嘉善县域特质,全面统筹部门、学校、基地、家庭等多主体力量,构建纵向贯通、逐步推进和考核闭环三大机制,有力保障劳动教育全域推进、高效落地。
价值观教育是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融合发展方面,嘉善县充分发挥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不断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体系,在教育期望中渗透“劳动神圣”的价值理念,在课程内容中融入“技道并进”的知识标准,在教育过程中创设“亲近生活”的具体情境,在教育方式中强化“劳动幸福”的认知体验,让学生在学会劳动技能的同时,养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积极的劳动情感。
在创新导向方面,嘉善县依托部门联动机制,成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全面嫁接县域资源,有力推进“县—校—家”三级“善劳工坊”建设,为学生劳动实践提供场所和技术支持。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围绕‘劳动教育,让孩子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的育人理念,持续推进劳动教育课程化、生活化和常态化,实现劳动教育‘顶层有设计、实践有基地、效果有考评、学生有收益’的目标,努力打造形成劳动教育的‘嘉善样本’。”俞娟说道。
高品质教研支撑高质量教育
嘉兴市县两级多名教研员参加了此次微论坛,他们参加微论坛的感受有哪些?对劳动教育课程改革又有哪些观点?
嘉兴教育学院劳动教育教研员林雅珍作为受邀专家,在区域实践分享环节作了《项目化教研促进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分享。她围绕目标理念、运行机制、课程载体、成效影响四个维度,介绍了项目化教研如何促进区域劳动课程的高质量实施。
“新质生产力发展背景下,区域劳动教育教研要继续提高站位,顺应学生和教师成长需求、国家课程教学改革要求。”林雅珍认为,区域劳动教育教研要着力研发劳动项目探索的结构化支持工具和劳动过程中学生素养表现的数据搜集工具,以此诊断和改进劳动项目的进程,持续激发师生的劳动热情和创造潜能,提升教师课程育人能力。
林雅珍认为,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区域中小学生健康全面成长,形成具有辨识度的教研支持系统,以高品质教研支撑区域劳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嘉善县教育研究培训中心小学劳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员冯美华参与了微论坛的沙龙讨论环节,同时她也认真聆听了第四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校长、教研员的观点和经验分享。“本次论坛聚焦‘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聚焦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主题,集中展示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最新发展和取得的标志性成果。”冯美华深有感触地说。
谈及本次活动带来的启发和收获,冯美华表示,作为小学劳动教研员,自己有责任和使命探索区域劳动教育的新样态,依托嘉善县现有劳动课程建设相对完善的基础,思考未来劳动隐性课程(即校园劳动文化)的开发与实施,为劳动教育注入新活力。
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
区域有分享,教研员有点评,参加活动的校领导、老师们有哪些收获?
在学校实践分享环节,上海世外教育附属嘉善县西塘小学党支部书记张群作了《“345”校本研修:助推学校劳动教育高质量实施》的主题汇报。
“感谢这次活动提供的平台,让我们学校以古镇非遗打造特色劳动课程的成果得以展示。”张群说,接下来,学校将以《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为引领,聚焦劳动育人核心价值,以校本研修为载体,推进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为培养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独立自强的新时代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努力。
该校教师马莉表示,通过参加活动,自己再次深刻认识到,作为深化改革破解难点的践行者,要着力使劳动教育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必修课”和“基础课”。同时,要深挖地方文化,使其与劳动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更新迭代课程样本,真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品质。
浙江师范大学附属嘉善干窑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舒祖梁在分享环节作了《基于乡土窑文化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主题汇报。
“我校对劳动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的重要性和实施路径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加明确了学校窑文化劳动教育努力的方向,坚定了学校围绕乡土窑文化开展劳动教育的信心。”舒祖梁说,接下来,学校将继续聚焦学生核心素养,推进地方传统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在劳动教育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该校教师钱晓蕾表示,在听了精彩的分享后,自己深感劳动教育的多元与深度。专家剖析政策,点明当下劳动教育旨在全方位育人;在学校案例中,看到各地劳动课程百花齐放……这些都拓宽了自己对劳动教育的想象边界。
嘉善县吴镇教育集团泗洲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丁麟参加了微论坛的沙龙研讨环节,在他看来,本次论坛展现了基础教育阶段劳动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近年来,作为教育实践者,泗洲小学以“一二三无边界劳动教育样态”为抓手,进行了劳动教育的项目化探索和智慧化评价实践,这一举措在论坛交流中得到了与会人员的高度肯定。“这更加坚定了我校坚持以科技赋能理念培养新时代劳动者和建设者的教育目标。”丁麟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