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记者 何蓉娜
本报讯 11月29日,全市公安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进一步全面深化公安领域改革,奋力推进嘉兴公安工作现代化先行,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
击鼓催征,时不我待;奋楫扬帆,正当其时。五年来,嘉兴公安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代公安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全国公安工作会议精神,着力锻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红船旁过硬公安铁军,统筹抓好打击、防范、管控、治理等各项措施,以安全稳定的实绩不断擦亮平安嘉兴的幸福底色。
嘉兴公安聚焦公安工作现代化目标,建立完善“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获得打造“浙里最嘉”营商环境最优市成绩突出集体、智造创新强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23年,全市刑事警情较2019年下降46.7%,现发命案破案率100%,群众安全感达98%。
赓续红色血脉
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11月18日,在全国“公安楷模”先进事迹发布仪式上,南湖区公安分局七一派出所被授予全国“公安楷模”荣誉称号。这是全市公安民警坚定理想信念、践行初心使命的一个缩影。
红色圣地赓续红色血脉,红色血脉滋养英雄队伍。五年来,按照“南湖畔、红船旁”公安机关特殊的政治定位、角色定位、发展定位,嘉兴公安坚持最红党支部、红船卫士先锋“双红引领”,以项目化、常态化、实战化思路,在全市公安机关300余个基层党支部中组织开展“最红党支部”建设,把“最红”内涵注入灵魂血脉,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目前,全市已有以民警辅警名字命名的各类工作室(战队)98个,分别由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省首批优秀人才工作室代表方瑜淳等一批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高精尖技术人才领衔,近年来,“方瑜淳工作室”协助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27名,工作成效连续四年位列全国地级市第一。头雁领航、群雁齐飞,这些工作室的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成功孵化培养出更多具有高精尖技能的专业人才。
嘉兴公安以党建引领新时代警察公共关系建设,讲好警察故事、发好警察声音,做强“嘉警小记者团”“嘉警红船卫士先锋”“嘉警平安星”等3支队伍,围绕群众需求提供更加主动的警务服务,不断引导激发社会大众向上向善的主流价值观,努力推动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共享的平安共建氛围。
重拳打击犯罪
创新专业打击体系建设
由一起“杀猪盘”诈骗案件牵出,通过近三年的追踪,获取某境外地区人员信息11.27万条,抓获诈骗犯罪嫌疑人1万余名,该案件被确定为公安部“303”断流专案暨金三角斩链行动。最终,在公安部、省公安厅的统筹指挥下,将断流线索下发全国各地,成功打击了境外电信网络诈骗的嚣张气焰,斩断了盘踞在某境外地区的诈骗链条。
如此重大的战果来源于嘉兴公安探索出一套从数据还原生态、重塑犯罪组织架构、数字化关联案件的数据体系。在万物互联的大环境下,嘉兴公安秉持数字思维,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通过整合专业力量、凝聚内外合力做强主动警务,锚定“市县主战”的职责定位,以市县两级侦查(反诈)中心为牵引,对主战体系、流程、能力等要素进行全方位、系统性重塑,逐步构建起“中心牵引、警种融合、市县一体”的现代作战体系,实现了打击犯罪能力的指数级增长。近年来,通过市县侦查(反诈)中心研判破获了部“断流”、国督“3·02”跨境赌博等大要案,今年7月全国刑事侦查工作会议在嘉兴召开。
坚持什么违法犯罪突出就打什么、群众痛恨什么就打什么。嘉兴公安严厉打击盗抢骗、黄赌毒、食药环等各类违法犯罪,推动扫黑除恶从专项向常态转变,民生小案破案率上升近40个百分点。发起反诈人民战争,以市政府名义出台反诈“17条”刚性措施,全民反诈防骗纳入市政府民生实事工程,电诈案件发案数全省最早出现下降拐点,发案数已连续四年下降,有效避免群众损失20余亿元。持续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严厉打击涉灾情、险情、民生等领域网络谣言,深挖彻查幕后“网络水军”,打防管控成效位于全省前列。
围绕打造最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嘉兴公安描绘“共富新景”,破获了一批知产保护大要案,成功吸引了360、果麦、株洲钻石等一批知名企业在嘉兴落户、增资,易中天等名家点赞,知产刑事保护高地效应逐步显现,让打击力成为生产力。今年,以“共富警务”建设为抓手,在南湖基金小镇、经开高创园区等地建立知识产权、法治化营商环境等共治中心,配套成立知识产权情报研判中心、资金分析研判中心,形成“一核两翼”知产保护格局,逐渐在全国打响知产保护共富品牌。
增进民生福祉
数智助力解锁“共治密码”
在这个“人人触网”的时代,嘉兴公安积极探索网络空间综合治理,以网络安全综合治理中心为牵引,全面构建网上网下立体主防体系,提升全警管网用网治网能力。
五年来,嘉兴公安以服务警务实战为导向,坚持向科技要警力、要效率,全力推动大数据实战中心建设,聚焦反电诈、安企共富等重点高频实战场景,建设14个大数据实战模型,打造了一批赋能实战的标志性成果。
如何让社会治安防控更加“耳聪目明”?嘉兴公安深耕智慧警务,以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为抓手,已建成29个智慧联勤警务站和17个智慧公安检查站。以政府民生实事推进“智安小区”建设,推动“智安街道”全域覆盖,建成“智安医院”“智安校园”等“智安”单位1300多个,形成了具有嘉兴特色的智慧安防体系。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五年来,嘉兴公安将交通安全大会战一抓到底,开创“党政领导、部门联动、社会协同”的交通安全综合治理新局面,建立和固化定期视频调度、四级路长、发一防十等系列机制,刚性落实“17条”措施,强化“两客一危”源头管理,创新路口标准化改造,交通事故亡人数实现断崖式下降。
护稳定促发展
民心所向即是前行灯塔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平安,是老百姓最朴素的向往,也是嘉兴公安始终如一的追求。
今年7月,全省校园安全工作现场会在嘉兴召开。嘉兴公安通过多元共治、多源共治、多跨共治、多法共治,推动构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协同共治工作体系,在全省率先出台《“智安校园”安防建设指导标准》,首创“校警”护学机制,持续深化“护校安园”专项工作,全面构建“学校主体、教育主管、公安主导”的智能化、闭环式校园安全防范管理体系。
改革惠民如何改到群众心坎里?在智能设备前“刷脸”核验授权,就可以凭电子身份证现场办妥车辆所有人变更、城际铁路卡申领……嘉兴首先在海宁进行试点,巩固深化全省民生实事项目“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成果,以居民身份证号码为信任来源,在全国率先实现“号、证、照、码”集成关联,实施身份证电子证照“免证通办”改革。目前,教育、卫健等49个政府部门、直属单位的728个事项及子场景已经实现“免证通办”,群众和企业的办事体验感大大提升。
改革创新的内涵和外延还在不断深化、不断突破。2023年,嘉兴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以共建共治共享为理念,创造性推进“民声一键办”机制,打造12345、110和基层智治综合应用平台三方高效联动、多方力量协同参与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模式。8月13日,嘉兴市法院、市委社工部、市委政法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五部门联合“官宣”,出台加强“民声一键办”与共享法庭高效联动对接机制的指导意见,进一步破解群众“调解难、起诉繁”等问题,该机制为全省首创,非警务事项现场办结率等各项指标均列全省前列。“民声一键办”机制在实践过程中持续生根壮大,相继推出了“民声一键办”网络版、涉外版等,升级打造嘉兴基层社会治理的“新名片”“金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