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梅晓民
朱一是(1609-1671),字近修,号欠庵,意即“惟欠一死耳”。晚号濇溪下农、梅溪旅人等。海宁袁花濇溪人,后移居梅里。
万历四十五年(1617),朱一是九岁,随父迁居到海宁县学旁。天启六年(1626),十八岁,在漂母山房读书。崇祯二年(1629),赴杭州。崇祯九年(1636),在海宁举人查诗继处学写诗。崇祯十二年(1639),与海宁书法家范骧等创办观社,参加者有十五人。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同榜者有三兄朱岷左和侄子朱方庵,时称“三朱”。崇祯十六年(1643),与梅里诗人王庭等入都欲上书言事。崇祯十七年(1644),迁居涪溪。顺治二年(1645)七月离家避乱。顺治三年(1646),南逃途经绍兴,后又避到余姚、鄞县、奉化一带,至十二月才归来,同行者有范路、屠爌和侄子朱升。
顺治四年(1647)八月,朱一是移居梅里(今王店),居住在梅溪桥(即簖桥)南堍,其宅称“为可堂”,中有紫薇轩。其《卜居梅里》诗有“梅里亘脩河,东泻逶迤转。旁启幽人宅,方池楹楯展。槐柳参垣藩,麦黍被陇阪。家室聊以安,衣食得所遣”之句。
顺治十三年(1656)夏,游扬州。《欠庵传略》有记,“欠庵乞食于扬州,与高踔、郭士璨为友,时聚酒徒梁以槽等六七人狂饮卜夜,歌且啸。欠庵归自扬,入门见愿愚、愿为二子。”顺治十六年(1659),在梅里与朱彝尊、周筼、李绳远、李良年、李符和悬崖大师等相唱和、共游玩。顺治十八年(1661)四月,在江西登滕王阁。康熙五年(1666),在南京。是年十月,在扬州与冒襄、王士禄、曹尔堪、李长祥、陈世祥、宗元鼎、宋琬、季公琦、邓汉仪、方孝标、陈维崧等诗友填词纪事。不久,自扬州返海宁,陈维崧、邓汉仪等有词送行。康熙七年(1668)中秋,在新安(今黄山一带),至年底返回梅里。是年七月,其女儿先他而去。白发人送黑发人,朱一是的心情可想而知。
康熙十年(1671),朱一是病卒,王庭为其作《哭朱近修,用刘伯温原韵》挽词,周筼作《哭朱近修》诗三首。
从上述事迹中可以看出,作为明朝遗民的朱一是一生未出仕,明亡后即避兵会稽山中,顺治年间因避乱移居梅里,直至去世。他天才敏悟,富于才学,广交诗友。与梅里诗人王庭、王翃、屠爌、李良年等人交游,相处甚欢。朱一是和王庭同是诗人和画家,所以两人的交谊最深。朱一是在海宁时,王庭即与他有交往,移居梅里后,两人更是朝夕唱和,即使在王庭做官离开梅里后,仍常有诗词往来,可见其亲密程度。朱彝尊迁居梅里后,亦常与其诗词唱和,《曝书亭集》曾称其为“家孝廉一是”,孝廉是对举人的雅称。
朱一是一生清贫,生活十分艰苦。他在自传中说,“少孤贫,取馆饩养母。吾馆于葛氏,一日归,厨无握粟,仅余糠秕三升,杂以鹅肠菜作饼,余及妻、妹对食,味苦涩,妻且咽且吐。惟食母以四粉果,母半与幼妹,易饼食之,曰:儿诚孝,是亦甘旨矣。”虽生活穷困,但守志不仕,拒绝在清朝做官,还写了一篇《义鹤记》以表心迹。《义鹤记》说的是海宁审山有一户姓周的人养了两只鹤,清朝顺治乙酉年,周家人在战乱中被杀死,雄鹤即哀鸣绝食而死,雌鹤在审山的佛塔下徘徊了三天。周家仆人知道后便将它带回家中喂养,先供它吃鱼,供不起了就喂它吃粟,可还是供不起,鹤宁肯啄食剩下的饭粒,就是不肯离开。朱一是在梅里以授徒谋生,李良年和李符兄弟皆是其入门弟子。还曾问道于古南寺牧云和尚。许灿《梅里诗辑》卷四“朱一是”条“诗话”云:“孝廉负经济计偕入都,欲上书言事,而时已不可为矣。国变(即明清易代)后逋逃海上,饥寒颠沛,百折不回。居吾里东偏,莳桑种竹,颜其门曰十亩之间。时寓僧庐,披缁衣讲学,或劝之出,不应。贞固之操,恒于诗篇见之。”
明清之际,文人纷纷结社,朱一是在杭州与诗人陆圻主办登楼社,在海宁与书法家范骧等创办观社,后又参与创办濮溪、临云等社。朱一是善画,山水宗元人。康熙六年(1667)过南京,与清初文学家、画家周亮工论画语当行。《国朝耆献类征·隐逸十七》载:“朱近修以诗文雄视一世,作《江上数峰图》,淡远空阔,怡人心目。是李山颜(李明嶅)寄予者,曹子顾庵(曹尔堪)曰:子与近修同研习者二十年,自未见其画乱杂之余游戏为之便自神诣。近修有为可齐集与古大家争衡,颇有可传者……画不多作,故所传绝少。”其作于天启二年(1622)的《江岸知音图》(又名《赤壁泛舟图》),选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中国民间藏古代书画集》(2007年出版)。
朱一是曾师从吴伟业,参加过复社的文人集会,深受娄东(今太仓)明朝晚期文学家张采、张溥两先生的器重。与云间(松江府别称)文人亦多有交往,云间派的徐孚远是其同年,尤其是与彭宾的交往更为密切,是一位明末清初活跃在江浙文坛,出入云间、娄东、西陵和浙西诸派而又保持自己独特个性和才情的文人。著有《为可堂文集》《为可堂诗集》及记录乡邦掌故的《梅里词》。其中《为可堂文集》有明崇祯十四年(1641)刊本,清顺治年间,长子朱愿愚又附《史论》十卷,补刊为五十四卷。《为可堂诗集》有清顺治十一年(1654)刊本。《梅里词》三卷有清初清远堂刻本,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据以影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