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宣公桥上忆先贤

日期:12-05
字号:
版面:第10版:曝书亭       上一篇    下一篇

  N徐志平

  北宋徽宗宣和年间任嘉兴知县的陆元光(字蒙老)第一次概括了嘉兴的八个人文历史景点,并写下《嘉禾八咏》的诗记之。八景中就有“宣公桥”。据《光绪嘉兴府志》记载,桥在县治(嘉兴县治,在子城府衙东)东一里,跨月河(护城河)上,相传为陆贽所建。

  陆贽是中唐时的贤相,新、旧《唐书》有传。陆贽其人品、官品及治世才干获得后世一致称赞,乾隆皇帝将他比作唐代的魏徵丞相,批评唐德宗昏庸不能任用陆贽。陆贽去世后谥号为“宣”(忠诚、无私、有德有才的美谥),世称陆宣公。陆贽是嘉兴人,相传其家在嘉兴城东甜瓜巷。后人留下了无数赞扬陆贽的诗篇。陆元光的《宣公桥》诗中写道:“当时仓卒倚鸿筹,清白堪封万户侯。陵谷已非家世远,画桥依旧水东流。”

  诗的第一句赞扬陆贽的政治治国才干。陆贽生活的年代是“安史之乱”以后,藩镇割据势力强大,中唐时有一次发生兵变,唐德宗匆匆逃出京城,国家处于危急时刻,陆贽施展“鸿筹”,为唐德宗起草了感动军士的“罪己勤王”诏书,感动并鼓舞了军士,平息叛乱,挽救了唐王朝。第二句赞扬陆贽的清正廉洁。当时寿州刺史张镒仰慕陆贽,为结交借为陆贽母亲做寿之名赠钱百万。陆贽不接受,但为了不伤张镒的面子,接受了他赠送的一点茶叶。唐德宗爱财,出奔在外,各地的藩镇、地方官进贡了不少财物,唐德宗在流亡之地建了两个仓库存放。陆贽劝导他,在这国家危亡之际,你这样做伤了士兵和百姓的心,怎么能让百姓和士兵信任你?唐德宗醒悟而撤了仓库,把财物分给了将士。无私才能无畏,所以陆贽敢于向皇帝、权臣提意见,不怕得罪他们。有人劝他不要如此,陆贽说:“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遑他恤乎?”

  诗的后两句感慨时间飞快,千百年来陵谷变迁,陆贽离开我们已很遥远,但是宣公桥下的水依旧东流,来到这里,仿佛使人们回到了那个年代,感受到陆贽的人格魅力。今天,向北移址的宣公桥依然屹立在环城河上,边上新建的宣公祠也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游客。陆贽留下的功绩就像这宣公桥及桥下的流水一样,永远留在嘉兴的历史上。稍后于陆元光的周邦(一作周邠)也有和唱陆元光的《宣公桥》一诗:“几从行处借前筹,莫叹功成广不侯。自昔归题桥柱后,年华冉冉水东流。”

  诗的前两句用倒挽的手法写不要感叹陆贽的政治主张得不到唐德宗的重用,陆贽也像西汉李广一样功劳卓著而难以封侯,陆贽其为人、为官及治国才干在古代被作为楷模,受到后世的崇拜和学习。苏轼曾把陆贽给唐德宗的奏议编成册子,写下《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建议宋哲宗反复熟读,从中得到治国的启发:“愿陛下置之坐隅,如见贽面(希望陛下把它放在座位旁边,好像见到了陆贽本人);反复熟读,如与贽言(反复读他的文章,就好像和他当面谈话)。必能发圣性之高明,成治功于岁月(这样做一定能启发您的天性聪明,在不长的时间里实现太平事业的成功)。”陆贽的奏议用骈文写成,内容丰富,气势宏壮,语言优美得体,富有艺术魅力,也成为苏轼及后世学习借鉴的楷模。

  诗的后两句写宣公桥自陆贽建后,时光荏苒,千百年过去,但陆贽的英名事迹像桥下的水一样缓缓东流,长流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