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收获
读《我们从“浙”里走来》有感
N实验中学教育集团708班 徐梓璇
指导老师 马云霞
一轮弯月悬挂在空中,如同一朵淡雅的昙花,在夜里盛开。浙江的夜是那么安静、祥和,就像一位母亲,是那么慈爱。风是那么温柔,树是那么挺立,花是那么美。
我从“浙”里走来,我从山水秀美如画的湖州走来,我从“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的杭州走来,我从红船精神发源地嘉兴走来,我从鱼米之乡绍兴走来……“浙”里风景秀美,我爱我的家乡。
“浙”里有着古老的文化。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出现出了一批古人类。他们会种植水稻、小麦、大豆,还会饲养家畜。走进“河姆渡”,成排的干栏式木屋错落于河湖间,小桥流水,古道人家,颇有几分后世“浙”里江南的模样。不仅如此,“浙”里还有非遗,被称为“南戏四大声腔”之一的海盐腔,腔调柔美、婉转,它从吴侬软语的江南小城走来。古老的历史文化为“浙”里风光添底蕴。
“浙”里有美丽的风景。余华曾说过“最美的日出在海盐”。不错,每当日出时,晨晖铺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上,泛起了五彩的光芒,像是一面镜子,映衬出一片霞光。等到太阳离海面一丈距离时,晨曦迸发出一种朦胧的光,穿透云层,洒在人们的脸上,就像给人们加上了柔和的滤镜。这里的景色是那么的迷人,南北湖的山、梅花洲的梅花、莫干山的漂流……美丽的自然景色为“浙”里风光打造新名片。
“浙”里有前沿的科技。坐落于嘉兴市海盐县的秦山核电站,是中国第一座自行设计、自行建造的核电站。它是中国核电的摇篮,是一座伟大的里程碑。它是我国核电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它把光亮带到千家万户,让这片苍茫大地灯火璀璨,让人们不再惧怕黑夜。先进的核科技成果让“浙”里风光展新颜。
我的家乡在“浙”里,我们从“浙”里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