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
法律宣传等,以及展示中国文化、桐乡文化的宣传品。对于境外游客有关出入境政策或者支付等环节的疑问,工作人员还会进行现场指导。在大会期间还邀请出入境民警参与,把桐乡县级签证点的职能前移到枫警驿站,为证件遗失、换发签证等境外游客提供证件受理服务。
江南之地,乌瓦白墙,小桥流水。乌镇派出所生态警长沈炳良每天穿梭在巷弄之间,守护着乌镇的好风景。前不久,沈炳良在召集生态义警队伍开展日常巡河过程中,发现乌镇西市河有外来入侵物种福寿螺,便立刻进行福寿螺清除工作。
枫警驿站叠加生态警务职能,组建“生态警长+网格员+景区员工”的生态“枫警”,定期开展“船巡+步巡+无人机巡”三位一体巡逻防控。同时,在景区内倡导低碳出行、无废景区创建等宣传工作,共同守护绿色旅游经济发展。
“车路云一体化”让出行更丝滑
全息数智道路的推广运用,涉及“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场景改革,让道路更聪明。“车路云一体化”即“聪明的车+智慧的路+强大的云”融合协同发展。对于作为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永久举办地、全国首批“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的桐乡而言,“车路云一体化”的未来已来,今年3月在濮院试行,乌镇也已建设投放。11月13日,桐乡市首个“车路云一体化”样板路口——乌镇大道与二环北路交叉口进入试运行阶段,并在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正式亮相。
“聪明的车”,要在“智慧的路”上驰骋。桐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办公室主任宋扬介绍:“‘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场景的‘路端’实践的聪明之处在于,有摄像头作为‘眼睛’,有智能控制算法作为‘大脑’,而路口的信号灯变成了手势,实现‘车看灯’到‘灯看车’的转变。”
在“车路云一体化”样板路口——乌镇大道与二环北路交叉口,可以直观让人感受到“智慧的路”的极大便利:前方堵车了,车主会提前收到提醒,就连避免拥堵路段的路线都被规划好了;一旦有发生碰撞的风险,系统还会快速向车主发出预警,反应速度比“一眨眼”还要快4倍多。
不管是“聪明的车”,还是“智慧的路”,最终都离不开一朵“强大的云”。借力这一云控平台,桐乡将实现红绿灯数据统一接入,面向智能网联汽车、本地公交车等及时发布信号灯动态信息,为自动驾驶算法测试、市民驾驶出行规划提供更精准的红绿灯信息。此外,还将通过云控平台统一接入“两客一危”等数据,提升监管效率,统一监管标准,进一步保障交通安全。
政务“小窗口”做优惠企便民“大服务”
2024年,嘉兴市巩固深化全省民生实事项目“一窗通拍、全域应用”改革成果,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信任来源,全国首家实现“号、证、照、码”集成关联,一张身份证通办多业务,实施身份证电子证照“免证通办”改革。目前正在嘉兴全市政务中心铺开。
随着乌镇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当地民宿经济发展很快,目前旅馆民宿共743家,仅今年就新增67家。在乌镇政务服务中心,民宿业主一窗申请办成之后,短信通知取证,方便快捷。
“如果今天办不了,国庆就不能营业,那损失就大了。多亏了‘免证通办’!”今年国庆前夕,乌镇镇分水墩村村民潘先生前往政务服务中心申请特种行业许可证,由于出门匆忙营业执照忘带了。工作人员以潘先生身份证号码为信任来源,从长三角数据库关联了其已办理的营业执照电子证件,实现了免证办理。
为省去群众多次跑腿,桐乡公安还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率先在全省创新推出网约车办理“一件事”,积极深化业务协同,打通数据壁垒,缩短办理时限,实现“省时省心办”,提升群众办事满意度、获得感。
11月14日,市民刘先生拿着办理网约车证的相关材料,来到车辆管理所,不到10分钟,就拿到了新的行驶证和签注登记证书。刘先生说,之前听开网约车的朋友讲,以前办证要先去公共服务中心敲章,再到车管所“改性质”,然后再回到公共服务中心上传资料、审核,才能完成办证。“没想到今天在这边一次性就办完了,对我们来说真的是省去了很多麻烦,太方便了。”
桐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所长沈吉玮介绍,网约车证业务已整合入公安窗口统一办理,采用“专区+专窗+专人”的工作模式,实现一窗办理,一次办结。此外,为持续深化公安交管“放管服”改革,桐乡各镇(街道)派出所综合服务窗口均可办理网约车证相关业务。据初步统计,自试点工作推行以来,已成功为桐乡1000余名网约车驾驶员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