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通讯员 黄凯洁
本报讯 秋风渐起,寒意袭人,在季节更迭之际,候鸟也加快了迁徙的步伐,首批冬候鸟已经悄然抵达海盐县。它们或在湖面上优雅地翱翔,或在湿地中悠闲地觅食,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通道上不可或缺的驿站,海盐南北湖成了候鸟的避风港,每年有超过300种候鸟在此歇脚,为接下来的长途跋涉积蓄力量。为了给鸟儿们创造更加优质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今年以来,海盐公安将打造“候鸟平安家园”作为生态警务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立了全省首个以“候鸟保护”为主题的生态警务联勤工作站,汇聚公安、环保、综合执法等9个部门的力量,形成“专业+机制+大数据”的警务运行模式,构建起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保护网。
在南北湖风景区上空,一台“数字鹰”无人机翱翔于蓝天,仿佛是候鸟的“贴身警卫”,全面巡视着景区。在工作站内的监控室大屏上,无人机实时传回的监控画面,清晰地显示着山林中每个角落的情况。“通过无人机高清摄像头,可以实时监控。一旦发现异常,如有非法捕猎或破坏鸟类栖息地的行为,我们会立即通知地面巡逻队员前往处理,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响应速度。”海盐县公安局澉浦派出所副所长,也是生态警长的陈伟介绍,这种巡查模式下,盗猎行为逃不过无人机的“法眼”。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预警系统,能够精确预测候鸟的迁徙路径和停留区域。今年以来,海盐公安已经破获了2起非法狩猎案件,实现对全域生态要素巡查,救助了40余只保护鸟类。
除了借助科技的力量,在南北湖的山林和湖泊间,生态警长、生态义警和护林员们组成的护鸟队也在坚持日常巡山、巡湖工作,他们的身影穿梭在山林间,候鸟守护防线更加坚实。“我们会凭借多年的经验,每天针对一些重点隐蔽点位进行巡逻,检查是否有捕猎工具存在,一旦发现立即处置。”护林员金晓贤表示,在候鸟迁徙季,他们会密切关注候鸟状态,一旦发现受伤的鸟类,立即进行救治并报告给工作站。
在“科技+人工”多方位保护网之下,更多的“空中精灵”来到海盐,海盐公安也将持续推进生态警务建设,守护生态之美,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