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女儿爱上打手碟,一发不可收

日期:11-27
字号:
版面:第09版:万姐聊天吧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韩瑜超 整理

  

  朱女士:我女儿今年28岁,在一家环境检测公司上班,当初进这个单位可谓挤破脑袋,研究生毕业的女儿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众的外貌、社交能力脱颖而出。

  初入职场,她干劲十足,每天加班加点深耕业务,主动接下一个又一个重要项目,很快便在单位出人头地。女儿被领导一路提拔,去年坐上了部门主任的位置,成为这个单位自建立以来年纪最轻的部门一把手。

  虽然有的同事对此颇有微词,但我女儿还是顶住压力干得风生水起。今年夏天,女儿在工作中结识了一个上级部门的姐姐,比她大10岁。这个姐姐对我女儿十分关照,不仅在工作上,在生活上两个人也是越走越近。

  这个姐姐工作能力是很强的,但至今未婚。我并不是说大龄未婚女青年有什么不好,或者不对,只是,在我们普罗大众的眼中,这样的女孩子,在性格方面或多或少存在一些缺陷。

  这个姐姐平时喜欢穿中式服装,爱画水墨画,爱跳中国舞,还喜欢一种叫手碟的乐器。我女儿打手碟就是这个姐姐带入“坑”的。起初,她去打手碟就带我女儿去手碟音疗室喝喝茶,慢慢地,我女儿也爱上了打手碟。

  今年5月,女儿花了近两万元,成了手碟班的学员,每周工作日的晚上去上3次课,周末还有半天是泡在那里的。

  近半年,女儿对工作懈怠了很多,不仅部门业绩下滑,领导对她的信任度也在下降。对此,女儿好像不以为意,她遵从姐姐的教诲:人生要过得松弛、自洽,要追求内心的宁静和久远。

  前不久,女儿买了个3000多元的手碟,不上课的日子她就一个人在家里打,这空灵的声音,半夜响起来还怪吓人的。前几天,楼上的邻居去物业投诉,说这声音影响到了他们休息。我刚好借此机会跟女儿说:“你不要再搞这个东西了,人家都来投诉了。”女儿只是说:“好的,我以后尽量晚上不在家里练习。”

  前几天,女儿又报了个书法班,开始练起了书法,笔墨纸砚在桌上铺开,煞有介事。她挑灯抄起了经书,直到深更半夜。

  我对手碟并不了解,只是,最近女儿越来越痴迷于手碟,才开始对此了解一二。我发现,但凡推介手碟的人,都说在专注于手碟音乐美妙的同时,追求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宁远。我觉得,这是一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不过是经营者的一种营销手法罢了,而营销点恰好精准击中了现代人内心的焦虑。

  现在,女儿也学着她内心膜拜的这个大姐姐的样子,穿起了中式服装,戴起了手串,背起了布包……我和老公反正是越看越不顺眼,一个不到30岁还未成家的姑娘,整天弄得一副不谙世事的小老太模样。我真怕再这样“佛”下去,女儿有一天会想不开出家啊,真是一点都不让人省心啊。

  万姐有话说:中国式父母,总有操不完的心。28岁的女儿,聪明能干,事业有成,可父母还是忍不住要“咸吃萝卜淡操心”。安心工作,早点嫁人,可能是父母最喜欢的模式,一旦不按照这样的意愿来,担心和焦虑便萦绕在父母的心中。是时候放开手脚、打开格局,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啦,看不惯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那是他们的生活,没必要过多干涉。洒脱一些,别被传统观念束缚,管好自己,好好享受快乐的后半辈子生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