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医者仁心续写“嘉沙”情谊

日期:11-27
字号:
版面:第02版:嘉1度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徐杨蕾 图片由嘉兴市援疆指挥部提供

  

  一边是东海之滨的江南小城,一边是西北边陲广袤壮丽的戈壁绿洲,尽管路途遥远,却隔不开嘉兴与沙雅两地的浓厚情谊。昨天凌晨,第十一批第一期嘉兴援疆医疗队七名队员结束了在“第二故乡”沙雅的援助任务,回到嘉兴。

  自2011年对口援建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以来,嘉兴以“精准帮扶、系统推进、整体提升、持续发展、交融并进”为方向,科学有序开展系列工作,缔结边疆援建硕果。截至目前,嘉兴已派遣15支援疆医疗队伍、63名援疆医生,入疆开展医疗援助工作。

  第十一批嘉兴援疆医疗队于2023年5月接过接力棒来到沙雅,在一年半的工作中,全体队员主刀及指导手术1200余台,其中高难度手术100余台,门诊量6000余人次,开展针对全县医务人员的“嘉医兴雅 周末讲堂”22次、科内讲课220余次,在当地开展义诊60余次,覆盖人群3000余人。

  

  医疗技术显著提升

  专科技术进步明显

  

  “刚来到新疆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没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我会怀念路边的小白杨、梧桐树以及塔里木的胡杨、戈壁滩的红柳,还有棉花地里忙碌的采棉机……”2023年5月,作为第十一批嘉兴援疆医疗队的成员之一,刘婧带着中医的智慧与温情,来到了沙雅。

  成功克服了气候不同、语言不通、饮食不适应等问题,刘婧认真研究了当地群众的生活习俗与疾病特征,依托自身专业优势,开展了一系列新技术新项目,精准解决当地居民的迫切健康需求。

  今年4月的一天,55岁的吐尼沙走进了刘婧的诊室。吐尼沙遭受上腹部胀痛的折磨已有8年,症状一直反复,使用了各种治疗方式,效果均不明显。刘婧一边“望闻问切”,一边与吐尼沙交流,了解她的生活情况。

  结合吐尼沙的症状与脉象,刘婧诊断她为胃脘痛(肝胃不和),经过针刀、针灸与中药治疗,折磨吐尼沙的病痛逐渐好转。一段时间后,满脸笑容的吐尼沙再次出现在刘婧的诊室门口,专门为她送上了一顶独具民族特色的小花帽,表示诚挚的感谢。

  针对沙雅地区气候干燥、秋冬昼夜温差大导致呼吸道疾病频发的情况,刘婧引入“冬病夏治”的三伏贴疗法;针对维吾尔族居民不良饮食习惯引发的肥胖症及其并发症,推广穴位埋线与腹针技术;针对当地农民因劳作而产生的颈肩腰腿痛及软组织劳损问题,开展微针刀、小针刀及正骨技术。

  一年半来,刘婧的中医门诊累计接待患者3000余人次,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3项,诊疗技术获得当地百姓的认可,慕名而来的患者与日俱增,还吸引了不少沙雅周边地区的病人。

  不仅是中医门诊,援疆医生所涉专科均进步明显,处于阿克苏地区同级医院领先位置。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医疗队员还开展了西医新技术和新项目26项,通过多方努力使受援地诊疗技术明显提升,开展的三四级复杂手术比重明显提升,手术操作更加精细化,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其中,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成功率100%,持续保持全年孕产妇零死亡。

  

  业务交流逐步加强

  引领学科新篇章

  

  “我到沙雅县人民医院后第一次开设专家门诊,只有2个病人来看诊,没有了原本工作的忙碌节奏,一下还有些不适应。”朱晓萍是一名乳腺科医生,开展援疆工作第二天,得知沙雅县没有乳腺专科,患者要到距离很远的阿克苏市甚至乌鲁木齐看病,她便下定决心,要尽最大的努力帮助沙雅县人民医院发展乳腺学科。

  在沙雅开设乳腺专家门诊面临诸多挑战:门诊系统需要重新学习,语言交流有障碍,手术中病理切片会诊难以开展……万事开头难,朱晓萍没有灰心,在她的努力下,来乳腺专家门诊的病人明显增多,开展的手术类型也在逐步增加。

  朱晓萍发现,当地许多乳腺癌患者发现相对晚,错过了最佳就诊时间,她立刻行动起来。她去沙雅县妇联及各个学校、卫生院开展乳腺科普讲座,为基层医务人员开展乳腺癌早期筛查培训指导,助力当地开展乳腺癌早期筛查工作,并仔细梳理了乳腺学科的发展目标和专科人才的培养计划。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光要把技术带过来,还要把技术留下来。”援疆期间,施锋杰担任沙雅县人民医院副院长,自上岗以来,他凭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临床经验,全力开展病患抢救、教学指导等,帮助当地提升医疗能力。

  一年半以来,第十一批援疆医疗队总计带教签约学员23人,举办4个继续教育班,协助受援单位申报科研项目及继续教育班10余项;组织技能比赛5次,包括首次县域心电图比赛,指导执业医师技能考试3批次,受援单位执业医师通过率从2022年的75%上升到89%,位列阿克苏地区县级医院第一。

  在这一过程中,我市援疆医疗队还成功帮助沙雅县人民医院的学科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在该院成功创建基层版房颤中心、心衰中心,申报骨科、麻醉科等重点专科。目前,沙雅县人民医院有10个地区重点专科位列阿克苏地区县级医院首位(嘉兴历届援疆医师帮扶其中9个专科),2024年一、二、三季度CMI值分列全疆二甲综合医院第6位、第5位、第5位。

  “嘉沙”情谊续新篇

  

  在新疆的休息日是忙碌又充实的,多数时间医疗队都有工作安排,包括开展健康宣教下基层活动,去乡村、去学校、去企业开展义诊活动,普及健康知识和疾病预防措施。

  “幼儿心肺健康百园行”是嘉兴市援疆指挥部谋划实施的暖心惠民实事工程,活动的主要形式是以援疆医生为核心,携带便携式超声仪,深入沙雅县的幼儿园,对幼儿进行先天性心脏病筛查,同时协调社会各级力量对患儿进行救治。现共筛查213所幼儿园、21861人次,发现阳性1252人,开展手术170例,其中,2024年开展手术46例。

  “千名老人复光明”也是嘉兴市援疆指挥部谋划实施的“百、千、万”三大医疗行动之一。嘉兴援疆医生发挥嘉兴眼科医疗资源优势,通过主动筛查、平台宣传等方式发现白内障病人。截至目前,共计为1297人次进行白内障手术。

  援疆期间,嘉兴还为沙雅送去了多项温暖贴心的民生帮扶:年投入60余万元开展地区妇幼“启明行动”,包括新生儿听力筛查、0至6岁儿童眼保健及视力筛查、孕产妇免费补铁及两癌筛查等;针对沙雅二院的特殊情况,组织后方募捐冬衣、冬鞋,满足患者过冬需求;2024年投入援疆资金2800万元,对托依堡勒迪镇、央塔克乡、海楼镇3家卫生院进行改造升级……

  不是每朵花都能生长在冰山上,雪莲做到了;不是每棵树都能屹立在沙漠里,胡杨做到了;不是每个人都能走进沙雅,嘉兴市一批批的援疆队伍做到了!

  第十一批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嘉兴与沙雅的交流交融更加深入,列支专项资金促进两地交流交往。2023年安排沙雅赴嘉兴进修学习人员78人;2024年启动“五百工程——百名医卫人员嘉医兴雅工程”,已安排16批次102人来嘉兴进修学习;连续两年开展“历届援疆医生回头看”,嘉兴援疆人员再回沙雅9人次,两地的感情进一步加固。

  “在沙雅,我们是嘉兴人;在嘉兴,我们是沙雅人。”如今,第十一批第一期嘉兴援疆医疗队圆满完成使命归来,接下来还将有一批又一批的援疆干部和人才前往沙雅,继续用汗水和热血浇灌这片沙漠边缘的绿洲,用医者仁心不断续写“嘉沙”情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