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以法之名守“未”成长

日期:11-26
字号:
版面:第09版:热线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戴瑞雪

  本报讯 “在你们的监管教育下,我深刻认识到了守法的重要性,并重拾了融入社会的信心。没有你们,我可能永远无法走出低谷。”这是社区矫正对象小刚(化名)在经历社区矫正后的感慨,也是我市服务保障青少年群体健康成长,实现普法与依法治理精准施策,全面推动“法护雏鹰”专项行动深入开展并取得成效的缩影。

  今年初以来,市司法局聚焦未成年人法治需求,积极开展“法护雏鹰”行动,通过聚焦重点领域执法、强化法治宣传教育、提升法治帮扶质效等形式,织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治网”。

  为了全力筑牢未成年人安全防线,市司法局联合行政执法等14个部门,推动校园及周边安全监管“一件事”改革落实落地,聚焦食品安全、文娱用品、治安管理等领域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00人次,排除隐患100余处,清理校园周边烟草违规持证户30余家。同时加强网吧、酒吧、电竞酒店等重点场所的行政监管,实行“重点时段检查制度”,严把“未成年人禁入”关。

  单纯的法律知识枯燥难懂,要吸引未成年人学法、懂法、提升法治意识,教育形式很重要。市司法局整合社会优质法治资源,多部门联合开展“法护雏鹰”之“红船少年说法治”主题活动,涵盖网上涉未成年人普法知识问答、“我心中的法”感言征集、未成年人保护原创普法微视频和线下精品普法课等特色载体,有效提升未成年人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意识。

  针对未成年人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市司法局精心打造“数智普法人”按需、及时、精准普法品牌,探索制定“小学生法治素养基准”,并配套上线地方版智慧普法小程序,制作《嘉兴市青少年法治素养基准通识版(青少年学法清单2.0版)》《民法典守护我们的一生》等适合中小学生的普法读物口袋书,面向青少年发送。

  对于未成年人帮扶对象和特殊群体子女,市司法局积极构建未成年人法律援助“保护圈”,打造一体化通办“快速路”。今年初以来,全市法律援助未成年人657人,提供咨询1500人次,极大地维护了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在做好隐私保护的基础上,市司法局一方面为未成年矫正对象开展心理干预及困难帮扶,制定个性化方案精准帮教,提供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就业指导等;另一方面开展“一对一”谈话工作,共开展谈话270余人次,心理疏导45人次,“黄丝带帮教”结对31人,技能培训15人次,有效助推了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对象健康、自信、阳光地回归社会,切实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