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南湖晚报

“播”出故乡的“诗和远方”

日期:11-21
字号:
版面:第02版:古镇来了新青年       上一篇    下一篇

  N晚报记者 严 涵 黄 烨 通讯员 李思雨 朱凌霄 漫画 张利昌

  “乌镇,是一个来过就不想离开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沐浴着金秋的暖阳,抖音直播间里“大头叔叔”温柔低沉的声音响起,“现在,全球互联网再次进入‘乌镇时间’,全球目光再次汇聚于这座江南古镇。”

  昨天,当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在乌镇拉开大幕时,“80后”主播邱路正在直播中卖力推广着“与时俱进”的家乡。

  离开过,方知乌镇的与众不同;再回来,立志成为古镇推广人。乘着互联网东风,邱路成为一名推介家乡文旅的“网红”,让更多网友对乌镇心生向往。

  古镇来了新青年④

  人物名片

  邱路,1986年出生于桐乡乌镇,网名“大头叔叔”,抖音官方签约主播,曾是浙江人民广播电台播音员。2020年,他在家乡乌镇开启直播生涯,在线上线下当好家乡美食美景“推介官”,2024年荣获嘉兴市首批“十佳网络主播”称号。

  游子返乡寻乡愁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这就是我长大的地方。”走在乌镇东栅的青石板路上,刚刚下播的邱路将自己过去的岁月慢慢分享。

  生于斯,长于斯,对于儿时家乡的印象,他和大多数人一样,是小桥流水人家,“并没有现在这样热闹,也不是全国知名的古镇。”

  土生土长的乌镇人都记得,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乌镇可谓屋旧人稀,艺术家木心甚至发出“永别了,我不会再来”的叹息。

  穷则思变,1999年,桐乡决定实施乌镇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工程。邱路记得,后来的乌镇依然是“旧的”,却更精致了,蓝印花布、酒作坊、烧饼铺等场景又回来了。

  2001年,乌镇东栅景区开放。2007年,西栅景区开放。

  邱路的父母在东栅景区开了一家丝绸店。年少的他,坐在小店里,看着来来往往的游客越来越多。

  渐渐长大,他开始向往外面的世界。读书、就业,他离开了乌镇,成为一名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忙忙碌碌了两年,还是不习惯。”最后,邱路辞去播音员的工作,回到了家乡。

  “在外面的时候总是会想起家乡,回到乌镇才知道,让我眷恋的是家乡的归属感。”从大城市回到乌镇,邱路帮着父母经营了一段时间的丝绸生意后,还是想做点有意思的事。

  2019年,邱路来到乌镇景区工作,工作之余,他开始尝试直播。因为他时常在直播中加入诗词和歌曲,因此吸引了一大批“粉丝”。

  邱路发现,网络主播比较适合他。思虑再三,他再次辞去稳定工作,在抖音做起专职户外主播,把文旅推介作为自己的事业。

  这一次,他终于在家乡找到了自己的归宿,那就是做一个乌镇文旅“推介官”。“我那么了解乌镇,知道哪个时间适合游玩、哪家饭店好吃、哪里特别‘出片’,为什么不把这些分享给大家呢?”直播中,邱路与大家分享着秀丽的江南风景、悠久的历史文化,还有那鲜活的人间烟火。

  行走的小镇“种草官”

  “这家的羊肉面,是我从小吃到大的,羊肉香酥软烂,汤底鲜香不膻。”直播中,邱路将摄像头对准正在咕嘟咕嘟煮着的大锅,“这是我们本地养殖的湖羊,老板要煮整整一晚上。”

  提到乌镇好吃的好玩的,邱路的直播间又炸开了锅。“太馋了,下次一定打卡!”“吃过一次,还想再来。”

  “小邱啊,有你的直播,我们生意越来越火了!”南花桥羊肉面馆是一家开了30多年的老店,三代人一起经营,老板跟邱路是老熟人,每次邱路过来直播,他们都要寒暄几句。

  “我想用自己的方式,和大家分享乌镇的四时、四处、四季。”不同于单纯介绍景点的导游式直播,邱路用走读的方式带着观众了解乌镇。

  他一边拿着手机直播,一边走进乌镇的“深处”。伴随着舒缓的轻音乐,一口纯正的播音腔,修真观古戏台、茅盾故居、江南木雕陈列馆等乌镇的标志性打卡点一一出镜,再搭配上“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恰好秋风在,恰好你来”等一段段应景的诗词吟诵,让众多“粉丝”被迅速“种草”。

  “有一批大西北的‘粉丝’,看了直播后专门来玩了好几天。”邱路回忆说,有“粉丝”带着家人来和他合照,有“粉丝”送来土特产,还有“粉丝”在夏天贴心送来防晒霜……这些事让他倍感温暖。

  “很幸运,最熟悉也最热爱的家乡,恰巧是无数人向往的地方。”邱路把自己比作幸运儿,他庆幸科班出身的播音功力,帮助他在一众户外主播中脱颖而出;庆幸十年的美术功底,总能让他找到巧妙的拍摄角度。

  邱路的每次努力,都是幸运的伏笔。每天高强度的直播,常常需要耗费太多的精力。是什么支撑着他?邱路回答:“热爱可抵岁月漫长,我享受直播的过程,这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种生活分享。”

  如今,他的抖音号“粉丝”量达到43万多,一年直播近千场次,单场直播最多有50万人次观看,许多“粉丝”在评论区说,他们在直播间看见了江南最美的模样。

  今年9月20日,邱路在嘉兴市首届“主播达人秀”暨十佳网络主播评选活动中,获评嘉兴市“十佳网络主播”文旅推广达人。

  让大家了解乌镇的AB面

  乌镇,是他的诗和远方,也是他的星辰大海。今年7月,邱路又多了一个身份——民宿合伙人。

  平价的房费、温馨的装饰、优美的景色,邱路与朋友经营的乌镇隽木美宿庭院民宿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来到乌镇。这家民宿凝结着邱路的心血,也成为他扎根乌镇的底气。

  接手前,这家民宿经营不善,“酒香也怕巷子深,不推广的话,民宿很难被注意到。”通过日复一日的直播,民宿“起死回生”,现在已经稳居抖音的乌镇客栈民宿热销榜第二名,几乎每天供不应求。

  邱路希望,游客们不但来到乌镇,还能常常来乌镇。

  怎样为乌镇“圈粉”呢?邱路认为,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乌镇无穷魅力,“像乌镇的高杆船技、花鼓戏和船拳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还有茅盾、木心等乌镇名人,都加深了小镇的文学涵养。”

  曾经在乌镇景区工作时,邱路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接待了来自各地的嘉宾,“内心很受触动,这是乌镇的另一面。”

  “互联网之光”照进千年古镇,也照耀到了他。

  这些年,邱路触“网”而变,与他同频共振的家乡同样因“网”而“新”。在乌镇不用担心网络,因为这里5G网络率先覆盖;在乌镇不用担心出行,街头随处可见驶过的“萝卜快跑”无人驾驶汽车;在乌镇不用担心突发头疼脑热,因为智慧医院能第一时间为你诊断……一条条网线编织出现代化智慧水乡,也是邱路用来吸引游客的重要内容。

  “世界互联网大会让小镇焕发了青春,世界各地的目光聚焦于此,我们似乎是整个互联网舞台的中心。”邱路引以为豪的是乌镇的AB面融合在一起,众多“粉丝”也通过直播间了解到乌镇峰会,知道了这座江南小镇不只有慢生活,更有超前的科技理念。

  线上“种草”,线下引流,坚持当好家乡文旅“推介官”,邱路希望大家都能看到乌镇的N种可能。

  朋友圈

  我是北方人,大概在2023年初,偶然刷到了介绍江南水乡的视频,这让我心生向往,随后就关注了他。邱路像一位满腹经纶的向导,不仅带我领略了江南古镇那如诗如画的自然风光,更重要的是,他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江南浓厚的人文气息。互联网打破了空间的阻隔,如果有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多来几次乌镇。

  ——“粉丝”六年凤

  现在的年轻人非常喜欢“炫”家乡,这体现了他们对家乡的热爱,也体现了他们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如今小镇不再是“土气、落后”等刻板印象的代名词,带上了“时尚、年轻、有活力”的标签。像乌镇这样文化氛围浓郁的水乡古镇,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返乡助力发展。可以说,乌镇是一个真正懂年轻人的地方,为年轻人提供了一种更加轻松的文化生态,确实值得点赞。

  ——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院长乔海燕

  乌镇载得下旧时光的悠悠往事,也能讲述互联网的新鲜“网事”。青年拿起手机、直播家乡、推介家乡,说明只要一个人有激情、有热爱,就可以为旅游赋能。可以看出,现在的乌镇景区已经完全跳出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传统框架,开创了传统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崭新局面,走出了“听故事”“看风景”的传统模式,成为人们向往的舒适、时尚、品质的江南生活空间。

  ——中国旅游景区协会专家库专家、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特约研究员李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