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戴瑞雪
通 讯 员 王华荣 王静芳 何蓉娜
十年“峰”云,再启新篇。
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迈入了第11个年头,正式开启“下一个十年”新篇章。昨天下午,记者走进乌镇,深入体验嘉兴公安的乌镇“智慧”。
无人巡逻小队首次亮相
外表憨态可掬,浑身都是黑科技的智能机器狗,能适应各种地形;搭载5G设备的无人巡逻车具备自动跟随、伴随保障等功能,可载重280公斤;自由穿梭在乌镇河网的无人巡逻艇可实现河道巡检、预警喊话……2024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期间,嘉兴公安一系列智能装备首次亮相,它们将组成无人巡逻小队配合民警完成各项巡逻、安保任务。
记者了解到,本次乌镇峰会上,嘉兴公安首次探索无人设备与公安工作的融合,构建水陆空立体化无人防控网,覆盖N个业务场景,包括侦查、探测、感知、通信、打击、计算等功能模块。
“我们在互联网之光博览中心、西栅景区等区域共投入四条警用机器狗、四辆无人巡逻车、一艘无人巡逻艇以及两架无人机,协助民警开展巡逻处置工作。”桐乡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民警沈张汇介绍。
据悉,警用机器狗的行进速度为每秒3米至6米,在不同的使用场景下分别搭载预警喊话、一键报警、医疗箱、灵巧手等模块,可发挥宣传、紧急救助等作用。此外,警用机器狗搭载的多个摄像头可将巡逻现场采集的视频数据实时接入“超级搜图”大模型,实现异常行为快速分析并预警。
作为一款小型的全地形装备,无人巡逻车具备自动跟随、自主路径规划、视频数据采集、伴随保障等功能,可装载盾牌、阻车钉、围挡帘等警用装备,还可利用其攀爬楼梯的能力来协助工作人员搬运物资。
为了更好地实现安保巡逻全覆盖,此次乌镇峰会还投入了无人巡逻艇和无人机,加强内河巡逻及高空巡飞巡检工作。“从码头出发,到定升桥再回码头,无人巡逻艇能通过5G网络实现规划路线自动巡航,对岸边的危险行为喊话预警。工作人员通过终端设备可对无人巡逻艇实时监控。”沈张汇介绍,新技术新装备的持续投入,回应了广大群众的平安需求,以“机器换人”实现的集约化用警,也最大效能发挥了基层警力的作用。
智慧乌镇有条智慧的路
本次乌镇峰会期间,道路会不会拥堵?车主该如何避开拥堵路段?如果有碰撞风险,智能网联汽车车主会收到系统预警,反应速度比“一眨眼”还要快4倍多……这种常在科幻电影里出现的场景,在乌镇的这条道路上就能实现。
近日,桐乡市首个“车路云一体化”样板路口——乌镇大道与二环北路交叉口全新亮相,正式焕新升级为“全息数字路口”。记者在该路口仔细观察发现,路口四个方向的四根横杆上,各有几台崭新的设备正在运转。
“横杆最外边的黑色‘盒子’是激光雷达,旁边是高清的近景相机、远景相机和鱼眼相机。”桐乡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办公室主任宋扬告诉记者,这些感知设备就像一双双“超级眼”,能360度感知道路和行驶车辆乃至非机动车和行人的状况,视线覆盖直径300米范围。
“有了车路云系统,能有效改善堵车的情况。打个比方,当路口左转车道排起长队,系统会自动识别,并下达指令,将原先设置为‘直行’的可变车道切换为‘左转’,从而缓解道路左转车辆排队拥堵的状况。”宋扬介绍。
有摄像头作为“眼睛”,有智能控制算法作为“大脑”,路口的信号灯则变成了“手势”,可真正实现从“车看灯”到“灯看车”的转变,这正是“车路云一体化”应用场景的聪明之处。此外,对于开车玩手机、超速等危险驾驶习惯,该路口在实现“车路云”端到端应用后,智能网联汽车车主能第一时间收到提醒,最大程度预防事故的发生。同时,针对大货车的驾驶盲区,路侧设备凭借位置高、视野好、遮挡少的优势,能将整体路况反馈给车端,减少盲区,保障司乘人员及群众安全。
更聪明、更安全、更有人情味!又是一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嘉兴公安正以新装备新技术不断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以数字化智慧警务为乌镇峰会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