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通 讯 员 孙亚红 祖蔚绮
晚报记者 陈 强
本报讯 “血液检查指标完全正常,脓胸和体内脓肿都已经吸收,看到他现在生龙活虎的样子,我们都为他感到高兴。”日前,出院半个月的小鹏(化名)来医院复诊,看着他不错的精神状态,海宁市人民医院(浙大一院海宁院区)医护人员都发出了由衷感慨。然而,谁又能想到,一个月前,他却因为一个美味的“罪魁祸首”处于生死边缘。
海宁小伙小鹏现年33岁,正值身强体壮的年纪。一个月前,他遇到肥美的梭子蟹,便美美地吃了一顿。狂吃梭子蟹的当天半夜,他的咽喉开始剧烈疼痛,随后高烧40℃。他去耳鼻喉科看了看,喉镜显示只有扁桃体增生,没有化脓。他以为是感冒,吃了消炎药,结果一周后病情更糟,胸闷气促,持续高烧不退。
最初,小鹏在一所小型医院住了一周,使用了最高端的抗生素,但病情继续恶化。随后,小鹏转院至海宁市人民医院,复查CT显示颈部咽喉部、纵隔、心包大量积脓及积气,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右肺不张。
医生们震惊了,因为小鹏被诊断为“勒米埃综合征”,这是一个很少见但致命的病。“这种病多以咽痛、寒颤、发热为前驱症状,因急性口咽感染引起。感染性栓塞性颈内静脉炎释放的菌栓进入肺循环,导致肺部脓毒性栓塞、肺脓肿、脓胸等症状。早期不易确诊,如果不及时救治,死亡率高达60%。”海宁市人民医院医生介绍。
这么危重的患者如何挽救?还好医院有强大的MDT团队,耳鼻咽喉科医生来了,超声室医生来了,心内科医生来了,细菌室医生来了,甚至浙大一院的教授也来了,很快敲定治疗方案:1.胸腔及心包马上穿刺引流;2.颈部脓肿有条件穿刺引流;3.尽快进行培养或者NGS拿病原学依据;4.选择合理的抗生素;5.输白蛋白、血浆等改善低蛋白血症。
在紧张抢救中,小鹏胸腔内像米泔水样的脓液引流了近3000毫升,心包引流也有200多毫升。引起如此严重病情的“罪魁祸首”也找到了,是坏死梭杆菌。通过不断调整抗生素,及对症治疗,慢慢地,小鹏的体温渐渐降下来,胸闷气促也好起来了,病情逐渐稳定,通过20余天治疗终于出院了。
“坏死梭杆菌是一种无孢子且严格厌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具有独特的多形性形态,可呈丝状、短棒状、球状。”医生表示,坏死梭杆菌广泛存在于人的口腔、胃肠道及泌尿生殖系统中,属于条件致病菌,可产生白细胞毒素、内毒素、溶血素和血细胞凝集素等大量毒力因子,可引起严重症状,“坏死梭杆菌病,人兽共患,所以吃海鲜等食物时,一定要注意卫生,等烧熟了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