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晚报记者 邹 潭
通 讯 员 陆欣瑜
秋风起,稻浪翻,若这个季节来到凤桥镇,定会与丰收的甘甜和清香撞个满怀。
11月16日,“‘隆’谷盈仓 稻绘丰景第二届凤桥镇星火村丰收季暨‘浙里稻甜’共富工坊党建联建现场会”举行,以稻为约,一场秋收游园盛会在欢声笑语中拉开了序幕。
在稻田里“踏浪而行”
“开始割稻啦!”随着现场工作人员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30户家庭的参赛选手头戴草帽、手持镰刀,在金黄色的稻田里“踏浪而行”。
收割、捆扎……不一会儿,大家的额上便沁出层层薄汗,脸上却全是笑意。“平时很少有机会体验这样纯粹的田园生活,在这里仿佛找回了儿时在田野间玩耍的那种快乐和自由,真的太棒了!”三星村村民吴雪英说。
渐渐地,选手们仿佛忘记了比赛,沉浸在丰收和劳动的喜悦之中,镰刀割稻声、观众加油声交织在一起,奏出和谐的丰收交响曲。
收割完成后,孩子们用传统打谷脱粒的方式,体验田间劳作的辛苦。只见孩子们双手紧握稻秆,学着大人的动作,侧身把稻穗朝着打谷桶上的厚木板反复抽打,让谷粒自然脱落。“终于体会到课本上所说的‘粒粒皆辛苦’了,我们都应该珍惜粮食!”读小学一年级的吴玥昕告诉记者。
“此次活动是为了和大家一起庆祝丰收,也希望通过稻田季活动为更多人打开一扇窗,让孩子们在真实的体验中领悟粮食从田间到餐桌的艰辛与不易。”凤桥镇党委委员胡晓骏说。
党建联建抱团发展
丰收季,是一场丰收的庆典,更是乡村文化的盛宴。星火村用热情和活力,书写了一曲丰收的欢歌,而稻田的无限活力,离不开星火村“浙里稻甜”共富工坊的助力。
近年来,“浙里稻甜”共富工坊通过推广现代化农业技术,推动稻米产业迭代升级,带领村民走上致富“快车道”。截至目前,工坊种植面积达8950.9亩,水稻亩均产量提高10%以上。
多彩的丰收画卷,离不开党建联建。近年来,工坊构建了“村党组织+涉农企业+党员骨干”联建机制,探索新型合作机制,擦亮“星火稻香米”金名片,推动乡村振兴。
现场,星火村党总支与泰隆银行、北大荒、世合有机农场、中国移动举行了联建共建签约仪式。“我们星火村有田、有稻、有基础,要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离不开技术的加持。”星火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姚陈涛说。2022年,北大荒洪河嘉兴示范区落地星火村,为当地农户带来变量施肥等技术。2023年,星火村农事服务中心顺利竣工投产,引进2条机械化育秧流水线、4台插秧机、2台收割机、6台大型烘干机等,实现日烘干能力超400吨,辐射周边粮油种植面积约2万亩,让村民们晒粮不再看天气。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化党建联建机制,打造‘星禾农技植保服务队’,为农户提供农业技术种植的全链条服务,带动农户增收。”姚陈涛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