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前
整改后
李 唐 桑家颖 文/摄
“以前路过这池塘,心都提到嗓子眼!路窄还没护栏,雨天一滑就可能掉下去。现在好了,装了护栏,走着心里踏实!”近日,庐山市华林镇桥北村村民杨大叔指着池塘边新安装的护栏,笑容满面。这件暖民心的实事,正源于一场“围庐夜话”的畅聊。
“夜话”敞心扉 隐患浮出水面
自集中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华林镇持续深化“围庐夜话”机制,将其打造为干群互动的“民情茶馆”。镇村工作人员主动下沉各村组,与村民围坐一堂,在家常交流中倾听群众“心里堵得慌”的烦心事。
在桥北村花桥杨村小组的夜谈中,有村民直言不讳:“池塘边那段路太窄,又没护栏,走路开车都提心吊胆,老人孩子路过更是让人揪心!”这番话引起在场群众的强烈共鸣,大家纷纷诉说同样的担忧,整治池塘护栏的呼声愈发清晰。
快干办实事 护栏筑牢安全线
民生诉求就是行动号角。在确认池塘护栏缺失的安全隐患后,该镇迅速将其纳入全镇集中整治“为民办实事”清单,明确责任分工与整改时限。在充分汇总勘察情况和村民意见基础上,镇里积极向上争取,成功获得市级“围庐夜话”项目专项资金支持,为护栏建设提供了坚实保障。
施工队迅速进场,仅用数天时间,75米长的安全护栏沿池塘岸线整齐竖立。护栏安装牢固、接口平滑,既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又与周边田园风光相得益彰。路过村民伸手轻抚崭新的护栏,由衷赞叹:“这才是为老百姓办的实在事!”
整治见实效 民心聚得更紧
“以前晚上散步都绕开池塘走,现在有了护栏,敢贴着边遛弯了!政府真是把咱们的小事当成大事办。”村民质朴的话语,成为这项工作最生动的注脚。
池塘护栏建设只是该镇依托“围庐夜话”破解民生难题的一个缩影。截至目前,全镇已在各村召开恳谈会8场,累计收集问题77个。按照“能当场解决绝不拖延”的原则,已现场答复40个;其余37个需进一步核查的诉求,全部建立台账、明确责任人,目前正有序推进核实与办理。
该镇将持续深化“围庐夜话”民情收集机制,推动问题闭环管理,确保村民反映的事项“件件有记录、事事有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