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宁讯(卢青)“嗡——”伴随变压器重新启动的低鸣,武宁县东林乡天马科技集团鳗鱼养殖基地的供氧机、控温设备相继运转,水体里的鳗鱼渐渐恢复活跃。看着监控屏上稳定的水温曲线,基地负责人长舒一口气,再次向身旁的供电抢修人员道谢:“你们就是企业生产的‘电力后盾’,这趟‘急诊’来得及时又高效!”
这场紧张的“电力救援”,源于几天前的一场突发停电。作为2021年武宁县政府招商引资的重点农业产业项目,天马科技鳗鱼养殖基地总养殖面积达4万平方米,2024年实现产值1000万元,2025年预计突破3000万元。鳗鱼对生存环境极为敏感,必须24小时依赖电力维持供氧和28℃左右的恒定水温,电力一旦中断,短时间内就可能造成鳗鱼大量死亡,直接威胁企业生产命脉。
“突然就断电了,供氧机停了,水温开始往下掉,我们自己检查了线路,根本找不到问题!”回忆起当时的场景,基地值班人员仍心有余悸。情急之下,他们拨通了国网武宁县供电公司的服务热线求助。
接到求助后,国网武宁县供电公司立即抽调3名技术骨干组成抢修小组,带着检测设备驱车赶往基地。抢修小组负责人一边赶路,一边通过电话指导基地做好应急防护,尽量减少损失。
抵达现场后,抢修人员直奔配电室,借助专业仪器开展全方位检测。经过20分钟的精准排查,确定故障的原因是变压器缺油导致内部绝缘性能下降、散热不良,最终引发烧毁,而基地因缺乏专业检测设备,未能及时发现这一隐患。
明确问题后,抢修小组迅速制定方案:一方面调配适配的变压器油,另一方面对变压器内部进行清洁检修。拆卸、抽淤、注油、密封、调试……抢修人员分工协作,动作娴熟又精准。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浸透了工作服,却没人停下手中的活,大家心里都清楚,早一分钟恢复供电,企业就能少一分损失。
3个小时后,随着一声“合闸送电”的指令,基地配电室指示灯亮起,所有养殖设备恢复运转。看着显示屏上缓缓回升的水温,基地负责人紧紧握住抢修人员的手:“从打电话求助到恢复供电,还不到4个小时,你们不仅解决了问题,还帮忙检查了整个用电线路,给我们讲了日常维护要点,真是把服务做到了我们心坎里!”
此次抢修并非个例。近年来,国网武宁县供电公司针对当地特色养殖、加工企业的用电需求,推出“一企一策”电力保障服务,定期上门开展用电安全巡检,为企业排查线路、设备隐患,提供专业技术指导。“接下来,我们会为这家鳗鱼养殖基地建立专属用电档案,每季度上门开展一次全面检测,同时开通24小时专属服务热线,确保企业用电问题随时响应、快速解决。”国网武宁县供电公司客户经理表示。
电力稳,则产业兴。从紧急抢修解燃眉之急,到常态化服务防患于未然,国网武宁县供电公司用高效、贴心的服务,为地方企业发展筑牢了“电力基石”,也为乡村产业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电力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