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九江日报

“永修方案”如何破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01版: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陈 芳

  “这既是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毫不动摇坚持‘工业强县’的生动实践,也标志着永修县政产学研协同创新迈上了新台阶。”近日,永修县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揭牌成立,成为当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关键落子。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近年来,永修县聚焦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通过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推动有机硅产业从“规模领先”向“技术领先”转型,形成具有示范意义的科技成果转化“永修方案”。

  政策先行 构建多维激励机制

  在原有创新基金基础上,永修县升级推出“三维政策体系”,设立10亿元绿发产业引导基金,每年安排5000万元专项奖补资金,对“卡脖子”技术攻关给予最高500万元奖励。创新推出“有机硅产业贷”纯信用金融产品,单个企业最高授信3000万元,利率低至3.15%,累计授信超5亿元。同时,实施标准引领战略,鼓励企业主导标准制定,集群累计参与国家、行业、团体标准超80项,掌握行业话语权。

  这套“研发补贴+金融支持+标准激励”组合拳有效激发企业创新活力。2024年,新增发明专利38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2.93件,达全省平均水平的13.33倍。

  平台赋能 打造产业创新中枢

  永修县精准施策,以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高标准打造四大产业创新平台,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任督二脉”。

  作为全国首家有机硅行业专业中试平台,有机硅产业中试基地不仅能满足全产业链超80%产品的中试需求,更以“永修速度”和“永修性价比”惊艳行业——转化周期和整体收费价格仅为同行业的50%和80%。有机硅实训基地开发覆盖基础理论、工艺技术、安全环保、智能制造四大模块的课程体系,配备模拟生产线、智能中控等先进设施,实现真实生产环境模拟训练,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人才支撑。省级有机硅检验检测中心严把质量关,主动赋能研发,成为产业升级“隐形引擎”。有机硅“产业大脑”作为智慧管理的“超级中枢”,整合园区80余家企业实时数据,构建起产业运行的全景图,实现从智能预警到资源协同的智慧调度。四大平台协同发力,构筑起充满活力的产业创新服务生态,推动永修有机硅产业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疾驰前行。(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