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修讯(特约记者郑文斌)近日,永修县江上乡南坑村,一场别开生面的“民情勤访”座谈会,在村民家门口热络开场。
乡纪委干部与蹲点干部搬来板凳,与40余名村民代表围坐一圈,听心声、拉家常、解难题,将政策宣讲与民生服务送到了田间地头、屋场院坝。
座谈会摒弃了“台上讲、台下听”的传统模式,干部与村民促膝而坐,坦诚交流。
村民们打开话匣子,一件件关乎切身利益的诉求被清晰呈现,让人担心的是陈南公路去年滑坡地段,受近期雨水冲刷,松动的石块摇摇欲坠,威胁着傍晚散步村民和过往车辆的安全。
乡纪委干部和蹲点干部凝神倾听,逐条记录,现场能调解的当场拍板,复杂的则迅速厘清责任,纳入解决“清单”。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针对陈南公路落石隐患这一燃眉之急,村委会闻令而动,火速组织力量,将松动的危石彻底清除,及时为村民出行筑起“安全屏障”。
会上反映的幸福桥矿山组桥缺失护栏、学生通行存在风险的问题,乡纪委干部当场联系专业施工队伍安装护栏,这种“马上就办”的作风,赢得村民点赞。
此次“板凳会”并非一时之举,而是江上乡深化基层治理、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的生动实践。
它变被动“等访”为主动“下访”,让干部真正沉下去,把问题兜上来,将矛盾化解在源头。
据统计,通过这次深入座谈,乡里共精准收集纠纷调解、基础设施维护等各类民生诉求26项。截至目前,22项已高效办结,剩余4项也已明确责任主体与完成时限,挂图作战、限时销号。
永修县江上乡的“民情勤访”座谈会,不仅解决了一批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更架起了一座干部群众的“连心桥”,生动诠释了基层治理的核心要义:唯有俯下身子,倾听最真实的声音;唯有真抓实干,解决最迫切的需求,才能让政策暖流直抵民心,让乡村善治的根基更加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