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寒铃
清晨,清廉广场上老人们晨练的身影与“廉”字石刻相映成趣;傍晚,清风长廊内家长指着廉洁漫画向孩子轻声讲解……今年以来,瑞昌市黄金乡试点推进“清廉村(居)”建设,着力营造政治清明、干部清正、民风清淳等“六清”环境,让清廉之风吹遍乡村每个角落。
阵地赋能 让廉政氛围“看得见”
黄金乡深入挖掘本土义门陈家风文化与鱼面孝文化资源,沿集镇打造长达1公里的清廉小道,串联起清廉广场、清风大舞台、义门陈家风园、鱼面孝文化走廊、党建展览馆等多个廉政教育点位,形成“廉村居”“廉家风”“廉法治”“廉孝道”“廉党风”五大主题风景线。精心构建的“30分钟廉政文化圈”,使干部群众在日常休闲中沉浸式感受“家风润廉”“法廉共生”“孝廉相融”的文化氛围,廉洁意识悄然入心。
内容创新 让廉政故事“接地气”
乡机关“青年拾光”宣讲团将廉政内容融入理论微宣讲,用方言土话解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结合本地清官典故、廉洁干部事迹及“微腐败”案例,让纪法知识变得“听得懂、乐于听”。作品《赤乌星火映初心》因巧妙融入廉政元素广受好评。机关“金英课堂”开设“纪法小课”,通过动漫短片、情景模拟等形式,让枯燥条文变得生动有趣,干部在互动体验中“沉浸式”感知廉政风险,廉洁种子在笑声与思考中生根发芽。
机制融合 让廉政建设“融日常”
该乡精心打造“黄小纪”纪检品牌,以“四员”定位推动监督员成为“文化传播者”,借助“民情双访”“田间问廉”等活动传递廉政文化。村级“三务”公开内容拓展至干部廉洁承诺、惠民政策落实等,并通过微信群和公开栏同步公示;“乡村夜话”设置质询环节,引导干部规范用权。廉政教育还成为新入职干部的“必修课”,乡纪委每月与村“两委”、财务等重点岗位人员开展廉政谈话,提前敲响警钟,防范风险,使廉政建设融入日常工作的各个环节。
如今,黄金乡正以“廉”为笔,书写基层治理新篇章,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