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小城靠什么
“做梦”天空之城
日期:08-29
(上接1版)
即产即测的模式,大大提升了产品良品率,也为企业的量产高峰提供了保障。不过,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并非一帆风顺,“人才跟不上我们发展的速度。”陆凌岳的苦恼,也是共青城市众多低空经济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瓶颈。然而,随着4月29日共青城市现代产业学院——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在共青城市揭牌,人才难题有望被破解。
“我们在专业设置上和共青城市低空经济产业链高度一致。”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院长艾云龙说,今年全国十几所高校开设了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专业,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无人机产业学院如何脱颖而出?靠的正是与共青城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深度关联。双方通过共建实训基地,开发定制化课程,完善人才培训体系等方式,进一步提升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让更多学生走出校门即进产业园。“我们的学生走进企业参与无人机的设计、组装、生产制造、运维,实现了产教融合,推动了学科建设与产业协同共发展、共提升。”
眼下,在共青城市低空经济产业园里,共青城低空经济产业制造中心二期即将开工;全国首个可供水陆两栖航天器使用的2000米水上跑道正在建设中;低空经济智联网项目无人机检验检测中心正在强力推进……一条覆盖研发、制造、应用的低空经济产业链正在这座年轻小城里悄然成型。
作为低空经济这个新赛道、新领域的年轻代表,共青城市正强势掘机低空,探索新质生产力带来的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