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寒铃
近年来,在瑞昌市黄金乡,一支标识鲜明的“黄小纪”村级纪检队活跃在田间地头,成为织密基层监督网的关键力量。这是该乡纪委深化纪检监察规范化、法治化、正规化建设的生动实践。翻开村级纪检委员手中的《履职日志》,工作记录详尽清晰;得益于“周清月结”台账机制,已累计清查35个不规范问题,监督效能初步显现。
精准定位:“四员”职责筑牢监督根基
为切实发挥村级纪检委员作用,黄金乡纪委将其职责精准细化为“监督员、宣传员、信息员、协调员”(“四员”),并编发《履职日志》明确履职事项。具体而言:
监督员:列席村级会议,监督民主程序,核查财务支出,紧盯“三务”公开和“三资”管理。
宣传员:及时传达上级精神,深入村组院落开展廉政教育,善用身边事解读纪律要求。
信息员:聚焦“三资”管理、救助帮扶等重点领域,查访收集信息,分析风险隐患并建账上报。
协调员:依托“乡村夜话”等平台倾听民声,查纠作风问题,登记群众诉求,督促办理民生实事,建立矛盾纠纷台账。
这套清晰的角色定位与履职规范,为“黄小纪”有效发挥作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能力锻造:多元培训提升监督效能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黄金乡纪委着力构建全方位培训体系:依托“乡村党校”每季度组织集中培训,强化纪律教育和警示教育;同时,突出“以案代训”,实施“跟班学习”计划,定期抽调村级纪检委员参与上级纪委具体工作;此外,每月召开重点工作交办会,促进经验交流与问题探讨。培训效果立竿见影:金岭村纪检委员参与上级办案后,敏锐发现并及时报告了本村苗头性问题;前程村探索的“周清月结”台账工作法在全乡推广后,监督流程显著规范,“黄小纪”队伍的履职效能得到持续提升。能力的增强,为“黄小纪”品牌释放监督活力提供了坚实支撑。
品牌实践:“黄小纪”激活监督末梢
依托明确的职责定位和不断提升的能力,“黄小纪”品牌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了作用——
田间问廉:春播时节带着清单深入农田核查惠农补贴,秋收期间蹲守晒谷场倾听集体资产处置意见,仅今年以来就收集问题线索11条。
民情双访:推行“周三定点接访+日常主动走访”模式,精准对接群众诉求。界首村纪检委员严把低保调整关,依规取消4户不符合条件家庭资格;前程村纪检委员不仅推动建成了“一老一小”幸福院,更紧盯村民反映的饮水难问题,积极协调铺设供水管网、增设增压泵,最终实现自来水稳定入户,该项惠民工程还获得了《人民日报》的关注报道。
铁面执纪:林泉村纪检委员在走访中发现村集体超标准接待问题,核查上报后,相关人员受到党内警告处分,此案例成为当地整治基层“微腐败”的典型。如今,统一配备的工作证、公文包已成为“黄小纪”队伍正规化的鲜明标识。
黄金乡纪委表示,将持续深化“三化”建设引领“黄小纪”品牌提质升级,不断夯实基层治理根基,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而强劲的“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