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九江日报

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引领 高质量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第04版:理论·视点       上一篇    下一篇

  汪林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长江文化保护好、传承好、弘扬好,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要保护好长江文物和文化遗产,深入研究长江文化内涵,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彭泽县拥有长江岸线46.5公里,占长江江西段岸线总长的三分之一,拥有2200多年历史,陶狄文化、长江文化、红色文化在这里交融,如何高质量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是摆在彭泽人民面前的重要课题。

  “守正创新”:建设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工作准则。“守正”就是要守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创新”就是要赋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时代内容。一方面,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赓续古县历史文脉。彭泽县始建于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作为江西省的18古县之一,千年文脉与长江文化在此交融。彭泽县委、县政府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修缮国家抗战遗址马当炮台,并纳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建设马当要塞文化园项目,推进马当炮台申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完成狄公楼、五柳书院等长江文创空间建设,并免费对外开放;“海门第一关”旅游码头项目完成了规划设计工作,并取得了长江航务局的批复;举办长江文化民俗踩街活动,编撰出版了《彭蠡古韵·非物质文化遗产集成》《画说彭泽非遗》《我家住在长江边》等;打造以“长江文化”为核心,串联自然景观、历史遗迹、红色精神与田园诗韵,旨在展现彭泽作为“千年古县治”的文化底蕴的黄金旅游线路。另一方面,结合本地实际,讲好彭泽故事。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根本遵循,加强思想引领,着力打造“彭蠡之声”理论宣讲品牌,探索出一条“理论宣讲—思想共鸣—实践转化”的良性循环路径,让党的创新理论滋养彭泽大地;以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建设为统揽,统筹融合“长江文化”“陶狄文化”“中国梅花鹿之乡”等特色文化符号,开发以本地文化为特色概念的场景、书籍、影像、剧目、食品、商品,形成一批可视、可读、可存、可传的文化资产;创新“长江夜话”活动,职能部门、党员干部深入一线,与社区群众民事共议、民事共商、民事共办,让群众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建设中当主角,鼓励人民群众参与建设。

  “文化主体性”:建设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思想依托。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创造的前提条件,有了文化主体性,就有了文化创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一方面,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建设是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建设自主发展的需要。彭泽对全县与长江相关的文物、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了系统摸底。重点摸清了23个方面的资源品牌,到目前为止,有国家级资源品牌10个、省级资源品牌12个、市级资源品牌6个。要增强长江文物和文化资源的展示与宣传教育功能,使之成为人民群众接受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增进文化自信、厚植爱国情怀的生动课堂。另一方面,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建设具有独立性,彭泽县委、县政府高标准制定了《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建设保护规划》,规划按“一带三区多点”空间格局:一个发展带(长江沿线文旅融合发展带),一个核心展示区(“海门第一关”主题展示区),两个特色展示区(棉船-马当生态文明和爱国主题教育展示区、造船厂工业文化保护利用展示区),着力打造以保护传承长江文化为主线、文旅融合为核心的复合型空间节点,串点成线,实现区域内各类资源的整体化、系统化发展。

  “文旅融合”:建设好长江国家文化公园的重要路径。文旅融合是推动富有彭泽特色长江文化的传承弘扬、推动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彭泽段高质量建设的重要抓手和途径。一方面,要做好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根据国家、省、市关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规划和要求,健全完善县级层面的管理体制;立足临江优势,发展全域旅游,推出红色研学、非遗体验、生态康养等主题线路,把五柳书院、狄公楼、彭浪矶、海门第一关、解放江西第一渡、马当炮台等景点串联成线;注重数智应用,借助AI等数字技术进行演绎,让游客沉浸式体验当年解放江西第一渡、马当会战情境,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承红色基因;鼓励本地网红创作短视频宣传家乡,借助微信、抖音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另一方面,要完善配套设施、打造特色爆款文创产品。在完善交通体系、餐饮住宿服务体系上下功夫;培育开发“彭泽鲫”“画眉龙”梅花鹿系列等特色旅游商品,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需求。另外,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作为公共文化的表达形式,要打破以往遗址孤点、文化片面的孤岛困境,通过将不同地域但同一属性的文化形态和文化资源进行系统整合,使不同地域的文化古迹、历史古城、革命旧址等重要历史资源有机贯通在一起,构建有效的旅游合作机制。

  (作者单位:彭泽县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