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红旗
春红夏绿立秋黄,百果丛中桃醉郎。在柴桑区涌泉乡铁炉村的“花果山”上,李腾月的300亩黄桃林迎来了丰收季。金灿灿的黄桃挂满枝头,空气中弥漫着甜蜜的果香。这个曾经的“打工仔”,如今已成为带动一方百姓致富的“桃倌”。8年来,李腾月深耕这片土地,努力书写关于“致富果”“开心果”“爱心果”的动人故事。
“致富果”:从“锦绣”到“美猴王”的品牌升级
2016年,在外打拼多年的李腾月毅然返乡,承包了村里的山丘,开始种植黄桃。“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我异想天开。”回忆创业的艰辛,李腾月记忆犹新。为了掌握先进种植技术,他前往上海、山东、湖南等地学习,将上海带回的优质桃苗与本地桃树嫁接改良。
经过三年的精心培育,第一批黄桃终于挂果。李腾月给产品注册了“锦绣”商标,但市场反响平平,“锦绣”销量并不景气。经过调研,他发现“锦绣”品牌缺乏特色,难以触动大家的味蕾。于是,他大胆将黄桃更名为“美猴王”,取意山野自然之味。这一改变立竿见影,产品辨识度显著提升。
今年,300亩桃林预计产量达40万斤~50万斤,产值有望突破40万元。李腾月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了黄桃一年三批次的错峰上市。“最早一批在端午节前后,美其名曰‘黄血桃’,皮黄肉红,特别受欢迎。”看着自己种植的产品,他成就感满满:“花果不能只成为好看的风景,还要变成能带富的产业。”别人眼中的山野,在李腾月眼中慢慢变成财富。
“开心果”:家门口的“甜蜜事业”
走进果园,村民们正忙着采摘、分拣、装箱,欢声笑语不断。李腾月的果园每个季度都需要大量散工进行除草、施肥、包果、采摘等工序,每月为务工人员发工资两万元左右。
村民孙水清一边教游客采摘技巧,一边笑着说:“我每年都在李老板这里做事,100元一天,一年下来在家门口就能增收上万元。”像孙水清这样来务工的村民有20多人,果园为他们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
当下正值涌泉黄桃的最佳采摘期。每逢周末,来自九江市区及周边县、市的游客络绎不绝。孩子们在桃林间穿梭嬉戏,大人们则专注地挑选着最饱满的果实。“妈妈快看,这个桃子好大!”稚嫩的童声在果园里回荡。游客亲手摘下金灿灿的黄桃,轻轻一掰,甜蜜的汁水便顺着指尖流淌。“这里的黄桃特别甜,爽口又爽心,连空气都是桃子香味的!”来自南昌的张女士带着全家来涌泉体验采摘之乐,临走时还买了十几箱准备送亲友。
李腾月还创新销售模式,通过抖音直播展示采摘场景,吸引了不少网友线上订购。目前,果园已接待采摘游客3000余人次,线上销售两万多斤。他的“开心果”,正让越来越多的人尝到乡村振兴的甜蜜滋味。
“爱心果”:甜在枝头暖在心头
致富不忘回馈社会,李腾月的黄桃不仅是“致富果”“开心果”,更是“爱心果”。2021年,他为奋战在九江抗洪一线的官兵送去2000斤黄桃;2023年,他为柴桑区聋哑人学校送去40箱黄桃;今年8月,他又推出特别活动:退役军人购买10斤黄桃赠送5斤。
“果树需要精心养护,做人做事也一样要用心才能出成果。”李腾月说。他十分注重果树保养,坚持绿色、科学种植理念,确保每个黄桃都品质上乘。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也点点滴滴体现在他对事业的执着中。
站在“花果山”顶,远眺可将烟波浩渺的八里湖和起伏连绵的庐山尽收眼底;俯瞰满山桃林,李腾月满怀憧憬:“下一步,我打算扩大种植规模,带动更多乡亲一起干,让‘美猴王’黄桃走向全国。”这个朴实的农村汉子,用8年的坚守证明:乡村振兴不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产业支撑和人心凝聚。他的“三果”人生,正如这满山的黄桃,甜蜜而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