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法护印艺”为“油墨味”添入“法治香”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00006版:平安       上一篇    下一篇

龙港市印刷包装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揭牌成立

  通讯员 龚国新 黄河 本报记者 蓝莹

  作为全国闻名的“中国印刷城”,龙港拥有印刷包装相关经营主体4万余家,年产值超200亿元。面对产业集聚带来的纠纷高频化、专业化挑战,龙港法院积极探索“法护印艺”印刷包装行业纠纷综合治理机制,将司法服务嵌入产业链条,努力为“油墨味”添入“法治香”。

  专家“会诊”,调解开良方

  “要是打官司,两条生产线都得停工!”腾辉公司(化名)负责人最近因为一起定作合同纠纷天天发愁。案件调解后,他终于松了口气,“现在案件调解了,生产线没停,客户也没丢!”

  腾辉公司长期接受源泉公司(化名)委托制作矿泉水标签,在印刷其中一个批次标签时,错将“钠”字印成了“纳”字,导致源泉公司因标签信息不真实被罚款,源泉公司遂对腾辉公司提起诉讼。

  经当事人同意后,龙港法院依托印刷包装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引导双方先行调解,并邀请调解专家库成员参与。“印刷厂内部校对审核不到位,委托方又跳过终验,所以错误才没被发现。”行业专家在了解校稿流程后,指出双方都存在一定过错。调解指导法官高葱葱调取了双方微信聊天记录进行核对,发现事实与专家所言相符。

  “工作难免有纰漏,两家公司合作这么多年,不要因为一次失误伤了和气。”找到问题症结后,高葱葱立即梳理案情并进行劝导。双方当事人最终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和解协议,并同时表示将继续合作。

  针对印刷包装行业纠纷专业性较强等特点,今年5月,龙港法院牵头在龙港市综治中心成立了印刷包装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组建商事纠纷调解专家库,构建起“1名法官+1名法官助理+1名专家调解员”的调解联盟。成立至今,调解中心已成功化解相关纠纷170余件。

  “一站式”服务,高效解“薪”愁

  在印刷包装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工人阿远握着法官的手连声道谢。他入职一家印刷企业不久,还未签订劳动合同,却在操作印刷机器时不慎受伤,与公司的赔偿协商陷入僵局。经仲裁确认劳动关系后,公司不服提起诉讼。经当事人同意,龙港法院将案件分流至调解员先行调解。法官、仲裁员、调解员数次“碰头”协商,形成初步调解方案,最终促成和解。

  这般高效协同的解纷模式,得益于龙港法院诉讼服务中心与新城法庭“双重入驻”龙港市综治中心的创新实践。在此模式下,龙港法院持续加强与工会、调解组织、仲裁院等单位的协同联动,推动完善“工会+调解+仲裁+法院”的劳动争议多元联动化解机制,高效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一站式’服务,让劳动者少跑腿,让矛盾快解决。”新城法庭庭长刘崇领感慨,在龙港,法官与调解员“一对一”结对,类案集中答疑成了日常;定期召开的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分析研讨会,让“裁审”衔接更加顺畅。近两年,龙港法院已联动化解劳动人事争议案件600余件。

  前端聚力,风险源头防

  “法官,我只是个‘挂名’的法定代表人,离开公司都好几年了,公司欠钱和我没关系呀!”在龙港某工业园里,龙港法院正组织一场巡回法庭,陈大伯当庭“喊冤”。陈大伯原是欢庆公司(化名)关联企业的一名普通职员,被“借”去当了法定代表人。谁知离职后,因欢庆公司欠债未还被法院执行,他作为工商登记的法定代表人也受到限制。法庭上,法官杨珏依法判决欢庆公司立即办理变更登记。

  此前,杨珏已审理过一起“挂名法定代表人”案件,在走访周边的印刷产业园后,她发现类似情况不在少数。“如果将相关法律知识普及到位,此类纠纷大部分就能在源头化解。”杨珏把类案化解思路提了出来。

  说做就做,龙港法院以印刷包装纠纷类型化治理为切入点,制作《印刷行业风险提示手册》等资料,定期开展法企“面对面”交流会,提供“法官讲法进企业”“巡回法庭”“法庭开放日”等普法服务,努力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今年以来,龙港法院走进印刷工业园等地开展普法活动10余次,覆盖企业职工等2000余人次。

  此外,针对印刷行业“纠纷类型集中、涉诉主体关联”的特点,龙港法院与龙港市工商联、市印协等5家商协会签订了《关于建立涉印刷包装行业纠纷协同治理机制的框架协议》,员额法官与行业协会“一对一”常态化定向联络,行业协会对潜在纠纷风险点及时“吹哨”,推动纠纷预防关口不断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