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新怡 通讯员 沈奇
本报讯 9月28日,杭州市西湖区司法局联合浙江工业大学,在屏峰校区为2025级来华留学生带来一堂全英文“法治第一课”。活动聚焦留学生实际需求,围绕在华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系统普及中国法律法规。
浙江智仁律师事务所律师林芳受邀担任主讲,围绕毒品防范、实习就业、日常行为规范等领域,结合真实案例,系统讲解中国相关法律法规,强调法律红线意识,帮助留学生在踏入中国校园之初即筑牢法治观。“这是我第二次为浙工大留学生们讲授法治课。”林芳课后说,“用英语向国际学生传递中国法律知识,不仅是普法,也是跨文化沟通。”
“这堂课对我适应中国生活很有帮助。老师用案例解释法律,清晰易懂,让我更明白在这里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本科新生说。
活动现场还举行了“涉外治理共同体顾问团”聘任仪式,通过整合地方司法行政资源,推动涉外法治宣传与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为留学生提供持续专业的法律支持。
据悉,西湖区司法局近年来持续深化“法治第一课”品牌建设,依托涉外法治人才库、公益法律服务团队和数智普法平台,不断拓展涉外法律服务网络的广度与深度。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创新普法形式,提升法治文化的国际传播力,为在杭外籍人士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