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派出所“一产一警”蹚出共富路
日期:09-23
通讯员 钟冉 方婷
本报讯 狂风、暴雨、陡峭的山路,砍完的毛竹如何运下山?日前,淳安县枫树岭镇村民求助了派出所。负责联系毛竹产业的民警找来了无人机团队,勘察路线、联系堆放点,几乎不费人力,一捆又一捆毛竹被安全运出了深山。
除了毛竹,千岛湖畔的秀美乡村里,还有茶叶、栀子花、艾草等48处产业基地。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基地,淳安县公安局大市派出所创新推出了“一产一警”模式——每个基地配备专职民警,将安全巡防、犯罪打击、矛盾化解等警务工作延伸至产业全链条,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企业和村民亲切地称这些民警为“产业警官”。
“产业警官”的工作是什么?第一条就是守住安全防线。大市派出所辖区有茶园19万亩,年产量5600余吨,产值近11.6亿元。面积广、管理难,导致偷摘茶叶的事情时有发生。“产业警官”上任后,打造了“专业+机制+大数据”治安防控体系,结合茶园分布规划巡防路线,组建了一支“茶园警长+网格员+联户长”三级巡逻队。截至目前,茶叶核心产业未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涉茶盗窃案同比下降35%。
乡村治安好,治安刑事案件并不算多。“产业警官”重点在服务上下足功夫,用“矛盾化解”“科技赋能”“贴心帮扶”打通产业堵点。今年4月1日,辖区100多名采茶工聚集在企业门口,要求赔偿。原来,这些采茶工被雇佣前来采茶叶,却因早茶叶尚未成熟无法开工。工人们索要误工补助,与老板谈崩,双方产生了矛盾。民警第一时间介入,联合乡镇干部调解,经过10小时协商,促成企业先行垫付工资34460元,保障春茶采摘有序推进。今年以来,派出所依托“多所联动、警调对接”机制,联合司法所、律所等调处涉农涉企矛盾纠纷62起。
白象湾湿地是淳安有名的网红打卡点,是野炊、烧烤、帐篷露营的绝佳之地。春天,薄雾起、百花开,白鹭、翠鸟、鸬鹚、老鹰栖息湿地,仿佛人间仙境。面对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淳安县五堡村陈家自然村的村干部一度十分烦恼,“游客多,交通拥堵,到处闹哄哄的。游客走后,留给湿地的却是成堆的垃圾。”在“产业警官”的参与下,五堡村于今年5月探索“村企合作”露营产业。“产业警官”全程对接:指导加装监控、配备消防器材、划定“安全露营区”,协助制定《突发事件预案》,联合多部门培训巡查人员急救消防技能。最终,该项目成功解决了旅游带来的难点问题,还实现增收8万余元,成为乡村产业新的增长点。
据悉,“一产一警”服务模式推行以来,辖区产业发展堵点化解率达92%,企业、农户满意度达98%。“我们多走一步,群众就少跑一腿;警务靠前一分,发展就快一拍。”大市派出所所长解宏强说,派出所将持续推进警务工作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努力打造山区派出所推进产业平安发展的“淳安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