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护丰收、化矛盾,嵊州生态警务绘就“农兴景美”新画卷

日期:09-22
字号:
版面:000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孔珂依 通讯员 周晨卉

  本报讯 “多亏‘兴农警长’帮我们叫卖,我家400多斤国庆桃全卖光了!”近日,嵊州市下王镇果农龚桥握着仙岩派出所民警、“兴农警长”杨杰的手连声道谢。此前还因桃子滞销愁眉不展的他,如今看着已经空了的果篮,脸上满是笑意。

  国庆桃是嵊州特色果品,口感脆甜但成熟期短,眼下正是集中上市的关键期。龚桥家种桃一年,前期仅卖出几千元,高温天气下,400多斤成熟果实若不能及时售出,很可能烂在枝头。杨杰在巡逻走访中得知这一情况后,迅速回所汇报。派出所长认为可以和“和美乡村”建设结合,随即对接相关部门,利用小溪村“共富工坊”资源,搭起直播间卖起本地桃子,引来流量打通销路,解了果农的燃眉之急。

  这并非一次偶然的援手,而是仙岩派出所“兴农警长”制的日常实践。该所下辖仙岩、下王两个农业大镇,半数以上群众靠农业为生。为破解“丰产不丰收”的难题,仙岩派出所联合仙岩镇政府积极探索互联网直播助农新模式,借助“共富工坊”直播基地,每周日晚上,由驻村指导员、村干部、农户、民警、义警等轮番上阵直播。当地特色茶叶、水果等农产品顺着网线走向全国,年销售额达到100余万元。

  近年来,作为仙岩派出所全链护农优产体系的核心,“兴农警长”制构建起“预警、解困、助销、保障”闭环体系。森林警察、社区民警组成的“兴农警长”队伍依托14个联勤警务点织就服务网,“一对一”结对到村,“7×24小时”响应农户需求。

  “公路被人用竹栏围起来种地,我去果园的路被堵了!刚打了警长电话,他们马上就过来了。”近日,村民王大伯遇到一桩土地纠纷得到了快速圆满解决。针对这些重点涉农纠纷,仙岩派出所联合自然资源局划清土地界限,协同市场监管局规范收购秩序,同时制作400余个“兴农警长”宣传牌公开联系方式,通过警民议事角、所队长接访日等机制,确保投诉举报快速受理,并利用网格、村级、派出所的三级调解机制高效化解。针对农产品交易旺季的交通拥堵,派出所借“交所联勤”划定交易区、加派警力执勤,今年农忙时节交通事故发生率同比下降8.8%。

  自“兴农警长”制实施以来,仙岩派出所已开展联合助销、巡逻防控等活动200余次,解决涉农问题18个,农忙时节盗窃警情更是下降了33%。

  “瓜果能卖好,先得有好水土。”这是“兴农警长”们的共识。在仙岩,农业的蓬勃发展始终离不开良好生态的底色。多年来,仙岩推进本地造纸企业转型升级与关停并改,建立污水泵站实行“一企一管”,杜绝污水外流偷排。“现在巡山,吸进肺里的都是草木清香。”民警感慨道。如今,仙岩已搭建起生态重点区域巡查网,实现舜皇山等生态区域数字感知全覆盖;无人机、热成像等新型设备,正对着南山水库、西白山、四明山等重点林区、水域开展智慧巡防,悄悄守护着这片青绿。

  这样的场景,在嵊州并非个例。嵊州公安立足全域生态格局推进生态警务,在制药、化工企业较多的城北工业园区,生态联勤警务站通过前端预防有效整治垃圾滞留、污染较多等问题;在坐拥南山、剡源、辽湾三大水库的重要水源地长乐镇,南山湖警务室通过推行生态保护联勤共治模式、设立无人机战训基地护好水源;嵊州公安还开展专项打击整治,今年已办理生态环境类案件18起,既守住了“七山一水二分田”的自然家底,又护好了农业丰收的民生底气,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滋养地区发展、承载群众幸福的“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