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破冰重在基层 工作倾斜基层 关爱传给基层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000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首席记者 陈佳妮

  通讯员 翁文杰 王雨轩

  窗外蝉鸣阵阵,湖州市公安局科技信息支队的办公室里,键盘敲击声与讨论声此伏彼起。支队民警们正围坐在电脑前,仔细推敲一个新模型的构建细节——这是一套专门针对安吉龙王山自然保护区的“游客擅闯预警劝阻模型”。而这个科技项目的灵感源头,正是该支队支队长沈旭在安吉县章村派出所“当一周基层民警”时,从一线实际需求中带回的“真问题”。

  今年7月至8月,像沈旭这样走出办公室,推门进山间、镇街、村社的机关干部,在湖州市公安局共有109名。他们分赴全市78个派出所和交警中队,开展“当一周基层民警”实践活动。

  这场大规模下沉并非突如其来。自2020年起,湖州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张宏亮连续5年深入织里镇开展蹲点调研,推动解决了一批基层痛点难点。“机关支援基层所队这项工作,市局党委历来高度重视,近年来先后推出‘三晒三评’‘警种部门支援派出所十项机制’等。”湖州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此基础上,今年推出的机关干部“当一周基层民警”活动,既是5年调研实践的深化延伸,更是一次推动机关资源精准对接基层需求的务实行动。

  在藏于连绵群山之中的安吉章村派出所,全所仅有5名民警,却要负责89.16平方公里的辖区,其中85%是山林。民警人均管辖范围远超平原派出所,还要承担龙王山自然保护区年接待60万游客的治理重担。

  龙王山山路崎岖,每次巡山,民警的警服都会被汗水浸透。派出所一位年轻民警指着远处一条小径平静地说:“上次就是在这里找到迷路游客的,当时已经是深夜了。”轻描淡写的一句话,背后是过去一年33起救援警情、平均耗时3小时的艰苦付出。难能可贵的是,基层民警在繁重日常中,依然不忘积极探索提升效能的努力。他们提出搭建预警劝阻系统的设想,却苦于缺乏专业技术支持:“我们有想法,但需要专业力量帮我们更好地落地。”

  这些来自一线的声音,被带回机关后迅速得到响应。科信支队迅速联系科技公司,建立与章村派出所长期协作机制,从设备选型、平台搭建到数据安全,提供全流程支撑。一套真正源于实战、用于实战的预警系统,正从构想走向现实。

  与此同时,这场大规模的下沉,既是调研,也是服务。

  在基层蹲点的过程中,许多机关干部都对基层的急难愁盼有了更真切、更直观的认识。一位干部在日志中写道:“深切感受到基层派出所民辅警对于工作能力提升的迫切需求。”

  “虎哥,如何找到情、理、法的平衡点呢?”8月初,在南浔区公安分局双林派出所,湖州市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调解专家周虎,正在为年轻民警解答调解工作中的疑惑。这场“及时雨”般的培训,源自治安管理支队副支队长陆建强的牵线搭桥——在蹲点中,他发现年轻民警处理纠纷时普遍存在经验不足的焦虑,返回后第一时间推动了这次授课。

  (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