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红门里,一人对一群人的“传帮带”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00004版:深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测试多功能水带推车
黄有成向徒弟们讲解创新方案

  本报记者 陈立波 通讯员 顾佳蓓

  9月9日上午,在湖州市南太湖新区消防救援大队的训练场上,黄有成正带着几名年轻消防员测试一台多功能水带推车。阳光下,他额角的汗珠清晰可见,但眼神专注而坚定。不远处,“有成应急保障工作室”的牌子静静立着,仿佛在诉说着一段关于传承与创新的故事。

  黄有成,南太湖新区消防救援大队滨湖站站长助理,作为一名“老消防”,他始终保持昂扬斗志,在训练革新、装备研发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而最让人敬佩的,是他那份“传帮带”的师者情怀。

  “泡”出来的灵感

  不久前的一起老旧小区火灾让黄有成深受触动。当时消防车赶到现场后,由于道路过于狭窄,根本无法进入核心区域。队员们只能拖着水带徒步奔跑近200米,延误了最佳灭火时机。“要是有一台能灵活进出狭小空间、又能快速建立灭火阵地的装备该多好?”当晚,结束灭火救援任务的黄有成就在工作室的白板上画起了草图。

  经过几个月反复试验和改进,狭小道路消防攻坚“利器”——多功能水带推车诞生了。“传统消防车需要4米宽的道路才能通过,而这款推车只需1.5米宽度。”黄有成向年轻消防员介绍说,“而且可灵活切换灭火模式,载有的水带最远可铺设180米,满足远距离、多场景灭火需求。”

  多年来,黄有成俨然成了消防站里的“发明家”,每一次普通的训练、灭火救援任务都可能会令他迸发出发明的灵感。在一次登楼训练时,黄有成观察到,在低楼层火灾内攻时,消防员需要扛着沉重的水枪攀爬拉梯,既危险又效率低下。“能不能把水炮固定在拉梯上,实现外部组建内攻?”这个想法让他兴奋不已。经过无数次的调试和改进,消防拉梯水炮问世了。这项创新装备可快速依托六米拉梯构建外部内攻作战体系,突破了传统内攻部署的限制,大大提升了复杂建筑环境下的灭火响应与攻坚能力。

  “这些发明不是坐在办公室里想出来的,都是在火场和训练场上‘泡’出来的灵感。”黄有成常常对徒弟们说。

  “做中学”培养新人

  黄有成建立的师徒帮带机制,已经为消防救援队伍培养了12名专业技术骨干。

  “他不仅教我们技术,更教思维方法。”徒弟毛庆勇说,“他常告诉我们,创新不是为了发明而发明,而是要解决实际问题。”

  在工作室里,每个徒弟都要参与从需求分析、方案设计到加工制作的全过程。黄有成耐心指导他们如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做中学”的方式,让年轻消防员快速成长。

  截至目前,黄有成带领团队研发了综合训练架等20余件实用装备,创新操法11项,获得3项国家专利,节约经费30多万元。

  “消防装备在不断更新,技术也在不断进步,但匠心精神和创新意识永远不会过时。”黄有成说,“我希望通过‘传帮带’,让更多年轻人成为既懂业务又懂技术的复合型人才。”

  教师节来临,黄有成收到了徒弟们准备的惊喜——一本记录着工作室成长历程的相册。扉页上写着“致我们永远的老师——感谢您教会我们如何用创新的眼光看待消防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