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圆梦!267户业主的“幸福红本”到手了

日期:09-10
字号:
版面:00002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王静宜 李威威 本报记者 高敏

  本报讯 “等了这么久,终于拿到房产证了!”近日,建德市“金瑞城”小区大门前,一场期待已久的颁证仪式正在进行,267户业主的“幸福红本”终于到手了。

  “金瑞城”是建德市昌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昌安房产公司”)开发的高档小区,2021年7月开盘后,正常销售住宅236套、商铺36间。然而,因股东内部矛盾激化、企业资金链断裂等原因,昌安房产公司在2023年濒临破产,“金瑞城”项目也陷入停滞。一连串的“卡脖子”难题,让开发商承诺的“2023年10月具备办证条件”沦为泡影。

  2024年,建德法院正式受理昌安房产公司破产清算案。面对僵局,法院紧盯民生“痛点”,将推动项目竣工验收、解决业主办证问题视为“破冰”关键。

  今年1月中旬,第一次债权人会议结束后,建德法院依托府院联席工作机制,迅速联动建德市房地产风险项目处置工作专班,召集相关职能部门开展专题会商,逐一拆解“金瑞城”项目验收备案中的“硬骨头”。

  针对消控室移位、绿化变更等无法还原的历史问题,建德法院首先明确“安全不妥协、权益不打折”的处置原则,推动文广旅体、园林部门开展专项评估,以安全达标、功能完善为标准进行核验确认。

  在消防验收的复杂问题上,法院协调采取“住宅优先、商业分步”的差异化方案,同时对未销售且整改复杂的商业部分,则单独制定了详细整改方案,后续分步推进实施,避免“一刀切”延误住宅业主办证。

  面对高达300万元的物业维修资金缺口,建德法院指导管理人创新打出“补缴+缓缴+担保”组合拳,先将业主已缴纳的维修资金补缴至房保中心,剩余部分则办理缓缴手续,并冻结4套未售房源作为履约担保;同时,积极落实省级免除物业保修金政策,多管齐下,彻底打通资金堵点。

  针对人防工程资料缺失的问题,法院联合人防部门引入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顺利打通人防验收通道。

  因破产企业拖欠相关费用,监理、地勘单位拒不配合竣工备案,对此,法院协商采取分期竣工备案方式。对具备条件的住宅部分先行出具竣工备案意见单,支持办理不动产证,待商业楼消防整改完成后再进行整体备案,让购房业主办证不再被商业整改“陪绑”,确保住宅办证不等待。

  “每周都能在业主群看到办证进度通报,心里特别踏实。”业主对此“心中有数”。建德法院还指导管理人建立办证进度周通报制度,通过业主微信群、线下会议等渠道,实时公开全流程信息,主动接受业主监督,今年以来因业主办证而引发的投诉信访持续下降。

  随着一系列精准举措的落地,“金瑞城”项目的初始登记得以在7月中旬顺利办出。这意味着等待近两年的267户业主,终于能够正式办理过户,拿到属于自己的不动产权证书。

  此外,法院还协调不动产登记中心,优化购房补贴申领流程并提供后续咨询服务。针对小区后门规划道路建设问题,同步推动属地政府加快建设进度,致力于实现“一证安民心”。建德法院民二庭庭长廖明军表示,此次通过司法主导搭建平台,进一步丰富和细化了“容缺登记”机制,不仅一揽子解决了破产房企资产处置涉及的验收、登记等核心难题,高效保障了267户购房业主的合法权益,也为同类房企破产办证难题提供了可借鉴的破局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