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银发劳动者”被欠薪?依法追回!

日期:08-28
字号:
版面:00002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首席记者 许梅 通讯员 冯群

  本报讯 “太好了,我们终于拿回了自己的血汗钱!”近日,8名老人委托村干部将一面锦旗送到江山市检察院,感谢检察官帮他们追回了被拖欠2年的劳务报酬。

  2024年底,江山市检察院检察官在进驻当地坛石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时,市人大代表、占村村党总支书记郑浩军反映:村里多名老人在常山县某农场跨区域务工遭遇工资拖欠,生活陷入困境。

  经调查,8名被欠薪老人年龄均超65岁,家庭经济都比较困难。由于老人们法律意识薄弱,未签订书面合同,工资之前都是以现金形式发放,证据严重不足,维权陷入僵局。

  为帮助老人们讨回公道,江山市检察院迅速启动支持起诉程序。办案组多次走访农场周边村民、询问证人,固定证据链条。经查,2023年2月至6月,老人们在邓某经营的农场从事茭白种植,日薪100元,后被拖欠工资共计4万余元。

  经过检察官对邓某的释法说理,邓某当场支付5000元并承诺结清余款。但之后,邓某又拖欠不付。今年1月,江山市检察院联合市司法局为老人提供法律援助,向法院提交支持起诉书,并推动法院加快立案。在检法协同调解下,双方达成还款协议,但邓某却再次违约。

  面对邓某的拖延,检察院协助老人申请强制执行,并监督法院执行局查控其财产。6月中旬,剩余的2万余元欠薪终于全部执行到位。

  案件办结后,因回访发现类似问题仍存在,检察院随即牵头召开座谈会,组织当地人社局、人大代表、村干部等督促新任农场主签订《及时支付工资承诺书》。“下一步,我们将针对老年务工者‘口头协议多、维权难’问题,联合基层组织开展专项治理,建立跨部门协作机制,从源头保障困难群体合法权益。”承办检察官姜松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