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2
星期日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法保联调”
高效化解道交纠纷

日期:08-27
字号:
版面:00002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蓝莹

  温州政法融媒体中心 叶戋 通讯员 鹿萱

  “我拿到赔偿金了,谢谢你!”近日,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西郊法庭驻点办公室里,调解员接到交通事故受害人老赵的电话。这是鹿城法院联合温州市保险行业协会(以下简称“保险协会”)开展“法保联调”专项行动化解矛盾的生动缩影。自专项行动启动一个月来,90余件此前调解未果的案件重开调解大门,成功调撤21件,10件在15日内完成调解、赔付全流程。

  专业支撑、效率提速、多方联动,让道交纠纷化解更有力度与温度,更探索出“专业解纷、高效为民、协同共治”的多元解纷新路径。

  精准定损

  道交纠纷涉及保险条款解读、伤残等级认定等专业内容,“专业”是关键。

  “没想到不用打官司,赔偿金额就算得明明白白。”从调解室出来的林某对结果表示满意。此前,林某因交通事故脚踝受伤,主张后续疤痕修复的美容费用,保险公司则认为超出常规赔付范围。“疤痕修复符合保险条款中‘必要且合理’的赔付原则。”人民调解员王蕾依据《人身保险伤残评定标准》核对诊断证明后指出,并举例同类赔付案例,最终促成双方达成一致。

  “有了保险协会理赔专业委员会的专业支持,很多‘技术问题’迎刃而解。”西郊人民法庭庭长伍林雄说,“我们定期与人民调解员开展案例研讨,将诉讼案件按事故情况、争议焦点、索赔金额等精准分类,按类施策,为专业调解筑牢底线。”

  速赔解忧

  “我妈在医院每天几千块治疗费,再拖下去真不知道该咋办……”日前,吴某在西郊法庭调解室里急得落泪,其母亲常某因交通事故重伤住院,因赔偿金额协商无果,住院费即将断档。“我们协调保险公司开通‘绿色通道’,优先核损。”人民调解员蔡温程安慰道。

  经多方协调,调解员3日内促成保险公司在交强险、第三者责任险范围内,先行赔付常某伤残赔偿金、精神损害抚慰金95.5万元,其他争议在后续判决中解决。

  为破解“调解慢、治疗等”困局,鹿城法院联合温州5家主要保险公司组建专人专班,简化流程、精准分类,推动保险公司从“被动应诉”转向“主动调解”,提升赔付效率。

  多方合力

  “以前遇到复杂案件,法院判、保险拒、当事人闹,三方像‘拔河’。现在法院搭台、保险协会牵头、保险公司配合、调解员说和,拧成‘一条绳’。”这是调解员们的共同感受。

  俞某驾驶电瓶车与陈某驾驶的轿车相撞,陈某系案外人胡某雇佣的驾驶员。交警认定俞某主责、陈某次责。因误工期认定分歧,俞某将陈某及其保险公司诉至法院。

  “既要解眼前纠纷,也要断后续隐患。”承办法官叶剑联合保险协会对双方释法明理,促成保险公司赔偿俞某21001元。此时胡某提出车辆损失索赔,保险协会当即协调俞某投保的非机动车保险公司参与云端调解。最终三方通过在线平台签署一揽子协议,潜在诉讼一并化解。“一场调解解决两个问题,不用再跑法院了!”俞某为高效联动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