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政法融媒体中心 徐文强
通讯员 秦胡欣
本报讯 小孩子之间玩耍出了事,责任该如何划分,又该如何有效预防?得益于“政校联动”,杭州市西湖区翠苑街道的不少家长可谓省心不少。
“我儿子被同班同学绊倒导致牙齿断裂,对方家长称这是孩子间正常打闹,不承认过失,送医期间的费用都是我们自己付的。”前段时间,翠苑街道居民钱某(化姓)与孩子同学的家长陈某发生了争执。因双方对于事故责任划分、治疗费用、精神赔偿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分歧,出面调解未果的校方将此事上报给了街道综治中心。
接报当天,经初步研判,综治中心第一时间组建了由翠苑司法所牵头的多元调解团队。工作人员一边安抚当事人情绪,一边积极与医院、受伤学生家长共同明确全流程治疗方案。随后,调解员结合市场询价和律师意见,与双方家长、学校协商赔偿事宜。
为了尽早促成共识,协商过程中,调解员牢牢抓住“共同呵护青少年成长”“同学也是朋友”这两个关键点,通过拉家常、摆案例、讲道理的方式,引导两边监护人意识到“各退一步”的重要性。最终,钱某与陈某握手言和并达成了“陈某承担40%责任、学校承担10%责任”的赔偿协议。
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校园是矛盾纠纷的易发地,且一旦发生往往涉及多方,化解难度较大,为此,中心联合辖区中小学、幼儿园建立了包含定期会商联议、隐患排查联治、应急联动联处在内的“政校三联机制”。从实际情况看,与街道“一呼百应”共治体系相结合的“定期会商联议”可有效处理校园内的各类问题、提前预判风险;由社区网格员与学校安全员组成的“联合排查组”可最大化排查校园及周边存在的隐患,预防意外的发生;而“应急联动联处”则主要针对突发事件,通过学校上报、中心协调、现场处置的方式,避免冲突升级、扩大。
“矛盾在哪里,力量就聚到哪里;纠纷在哪里,调解室就开在哪里。”该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辖区各学校校内风险隐患现场处置率、矛盾纠纷化解率均为100%,“小事不出学校、大事不出街道”的调解格局已成为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