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红绿蓝”,共绘山海水城美丽画卷

日期:08-15
字号:
版面:00006版:平安       上一篇    下一篇

仙居法院开展《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实施宣传活动

  通讯员 王先富 王经展

  因水而生、依水而兴、缘水而美,台州素有“山海水城”的美誉。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筑一方城。近年来,台州法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习近平法治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共同绘制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山水法治画卷。

  传承“党建红”

  红色根脉守初心

  台州,蕴含着珍贵的红色风景。

  陆海统筹共创“水清滩净”,生态优先共护“鱼鸥翔集”,椒江区加快建设“小康的大陈、现代化的大陈”。2024年,全国首个海岛红色旅游服务标准体系在大陈岛发布,大陈岛诸湾入选生态环境部美丽海湾优秀案例。

  椒江法院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和《浙江省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为依据,以大陈岛共享法庭和生态修复基地为依托,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红色资源。

  红色根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延续。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轫于天台山圆融思想的台州和合文化是中华和合文化的典型形态和鲜活样本。

  2024年8月,天台法院将庭审“搬”到始丰溪畔,巡回审理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部分县人大代表、周边村村干部、犯同罪的社区矫正人员等共计20余人旁听庭审。

  当庭宣判后,法官联合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等部门工作人员开展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宣讲活动,现场发放环资宣传手册等资料。

  2025年6月,天台法院邀请30余名小小“环保卫士”体验生态法治研学和创意绘画,在亲近自然中播撒生态文明思想和法治思想的种子。

  欢声笑语,可见未来。这满载传承和保护举措的舟楫,穿城渡过,清清江水,倒映着法院干警为护生态奔跑的身影。

  守护“生态绿”

  绿水青山筑屏障

  台州,蕴藏着丰富的绿色资源。

  阳春三月,春水初生。2023年3月,为持续加强椒(灵)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台州中院联合市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十部门举行“保护‘台州母亲河’行动”,临海法院设立“台州母亲河(三江湿地)司法保护基地”。

  同年8月,全国首个生态日来临之际,一场司法护美绿水青山故事分享会在湖州安吉举办。这是浙江高院主办的“循迹‘两山’理念发源地、建功法护生态新征程”案(事)例讲述活动。

  “坚持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守护绿水青山,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双赢,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画卷。”仙居法院干警郭弈嫱以《偶遇穿山甲 善恶一念间》为题,生动讲述了该院神仙居旅游法庭干警帮助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穿山甲回归山林的故事。该案例分别在2024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浙江主场活动和台州市“六五环境日”启动仪式上展演。

  一个未熄灭的小小烟头竟引发山林大火,导致山场森林火灾过火总面积达289亩,更有61亩浙江省级公益林被烧毁——仙居法院推进修复性司法,以巡回审判、补植复绿、典型案例宣传等方式,敦促被告人完成生态修复义务。

  2025年3月,台州、仙居两级法检联合仙居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湫山乡人民政府共同开展“植法护绿——司法守护绿水青山”植树活动暨《古树名木保护条例》实施宣传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林长代表等50余人参与,共同推进“植绿+守护+普法”三维联动,为绿水青山注入司法动能,筑牢生态保护屏障。

  护航“海洋蓝”

  蓝湾碧海兴生态

  台州,蕴育着美丽的蓝色海湾。

  经略海洋,向海图强,离不开法治护航。

  2023年11月,温台地区“五地法检十院”齐聚玉环,再续海湾生态跨区域司法保护协作。

  玉环法院主动加强与林业、海洋、环保等行政机关沟通,共商红树林协同保护,探索“红树林司法保护令”“补植复绿令”等多元化预防及修复方式。立足漩门湾湿地,该院加强生态司法保护,以“法眼”守望生态,护航候鸟迁飞。

  温岭法院聚焦石塘海洋捕捞、坞根滩涂养殖等特色渔业产业,积极参与“蓝色循环”海洋塑料废弃物治理、“积洛三牛”海域国家级海洋牧场增殖放流等活动,构建“破坏—惩罚—修复—监督”的生态修复闭环机制,助推“蓝色港湾”升级为“金湾银滩”。

  2025年6月,三门法院联合宁海法院、象山法院在蛇蟠乡狮子岭法治公园举行“环三门湾生态环境司法保护蛇蟠基地”揭牌仪式,并开展红树林补植行动,守护海洋生态平衡。

  下阶段,台州法院将继续执生态司法之笔,为山海水城美丽画卷注入最鲜明、最厚重、最持久的生态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