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育青蓝”绘就未成年人保护新图景
日期:08-08
本报记者 丁田醒 通讯员 沈德鹏
“在夏令营里,我们不仅学习了法律知识,还体验了模拟法庭,原来法律可以这么有趣!”日前,由丽水市司法局开发区分局等单位联合举办的“阳光经开筑梦,法育青蓝护航”法治夏令营落下帷幕,作为辖区企业职工子女代表的小学生小宇,举着自己制作的法治手抄报兴奋地说。
近年来,丽水市司法局开发区分局以“法护雏鹰”“法育青蓝”等未成年人保护专项行动为抓手,深耕未成年人保护“责任田”,通过法治教育浸润、凝聚合力保护、精准帮扶救助等方式,织密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治防护网,让青春在法治阳光下茁壮成长。
创新法治教育:
从说教到体验
“同学们知道遇到校园欺凌该如何保留证据吗?”在丽水技师学院的烘焙实训室里,法治班主任一边指导学生制作“法治”月饼,一边开展普法活动。这样的“法治+民俗”课堂,是丽水市司法局开发区分局创新法治教育形式的生动实践。
为提升普法质效,丽水市司法局开发区分局组建专业法治教育队伍,选聘8名“法治班主任”代表、7名法治副校长覆盖经开区6所中小学及1所技师学院,构建“开学第一课+常态化活动+特色夏令营”的多元法治教育载体;2024年以来,已开展“心理法治开学第一课”“反校园欺凌专题宣讲”等主题活动30余次,覆盖师生2万余人次。
“我们针对不同年龄段会差异化设计课程,比如用卡通动画向小学生讲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用真实案例向中学生解析校园欺凌的法律后果。”丽水市司法局开发区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丽水市司法局开发区分局还连续3年持续擦亮“法治夏令营”品牌,有针对性地组织学员赴市人大代表联络总站开展“大思政课”,开展参观法治文化公园、反诈宣传展厅、消防体验馆、模拟法庭等法治研学活动,3年以来,累计分批分级组织特色课程共419场次,让777名学生在沉浸式体验中种下法治种子。
凝聚保护合力:
从单打独斗到多元共治
为破解未成年人保护“单打独斗”难题,丽水市司法局开发区分局联合关工委、公安、法院等8家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和共建共享机制,推动保护工作从“被动应对”转向“主动预防”。“各部门发挥优势、倾囊相助,让保护力量更集中。”丽水市司法局开发区分局工作人员介绍,比如,由8家部门共同打造的法治夏令营,通过全链条法治教育思维导图,让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知识生动呈现。
三年来,在法治夏令营中,73名大学生法治志愿者和社区法律顾问组成普法队伍,开展30余场互动授课,带领学员走进律所、观摩庭审等。“法治·青春”短视频大赛中,70余部学生作品获超3万次点赞,法治信仰在互动中扎根。
在校园安全守护中,多方合力更显成效。综合执法部门联合开发区分局、学校、家长组建“护学联盟”,通过大数据分析12所校园周边情况,在6所学校设立“护学岗”,启用智能监控实现安全预警自动化。
丽水市司法局开发区分局还联合公安严打侵害未成年人犯罪,形成“打击+预防”双重防线。从多部门联办夏令营到校园周边协同管理,丽水经开区用多方合力编织起细密的保护网,让每一份力量都成为守护未成年人成长的光,共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安全蓝天。
精准教育帮扶:
从惩戒到护航
“如果没有他们的帮助,我可能还在歧路上徘徊。”正在学习汽修的程某感慨道。2023年,程某被判缓刑后,丽水市司法局开发区分局通过“一人一策”帮扶,帮助他重返校园、重拾信心。如今程某已顺利回归社会,还时常以自身经历告诫身边人,实现从“违法者”到“守法者”再到“普法者”的层层蜕变。
从惩戒到护航,丽水市司法局开发区分局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为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量身打造帮扶方案。通过定期组织应急救护公益培训、开展心理团辅等活动,引导正确疏导压力,提升他们融入社会的能力。工作人员还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分享运用“正向激励法”帮助沉迷网游辍学学生成功转变的历程,告知积极干预途径。目前,该局已探索出“预防+干预+赋能”的未成年矫正帮扶模式,先后助力1名未成年人重返校园,2名通过职业技能培训考核。
未成年人保护需要耐心播撒法治种子,用爱心守护成长之路。丽水市司法局开发区分局将持续深化“法育青蓝”行动,完善全链条保护机制。从课堂到社区,从预防到救助,法治的温度与力度正为未成年人撑起晴空,让法治成为滋养心灵的养分,引领他们向阳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