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治安管理处罚法如何重塑我们的公共生活?

日期:08-08
字号:
版面:000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首席记者 陈佳妮

  通讯员 乐俊刚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下简称“治安管理处罚法”)在2005年8月审议通过。日前,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该法将于2026年1月1日起施行。

  这部实施以来首次“大修”的法律,打破“未成年人违法不拘留”的刚性惯例,重构“被殴打还手即互殴”的认定标准,明确“宠物伤人可直接治安处罚”的监管责任,并将高空抛物、无人机“黑飞”等新型风险纳入规制范畴。

  近日,记者采访了浙江警察学院治安学院的多名老师,听他们讲一讲,这部重新修订的法律,具体聚焦哪些问题,并将如何重塑我们的公共生活。

  新增多项违法行为

  有“小刑法”之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一部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重要基础性法律,与人民群众人身、财产权利和生产生活联系紧密。

  浙江警察学院治安学院院长李亮说,20年来,社会治安出现了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迫切需要完善立法加以规范。“此次修法,将一些有社会危害性的行为纳入治安管理处罚,以更好地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公共安全。”

  李亮表示,经过详细研究,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新增了多种违法行为,为公安机关执法提供法律依据——

  首先,在维护公共秩序方面,将考试作弊、有关危害计算机系统安全的行为,组织领导传销、从事有损英雄烈士保护等行为增列为违法行为。之前,有3名男子穿日军军服在抗战纪念设施前拍照的事件,引发广大网民强烈谴责,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当时,公安机关认定构成寻衅滋事,对3人予以行政拘留。“本案按寻衅滋事这一‘兜底’条款来处理,容易受到质疑。新修订的治安管理处罚法,明确将从事有损英烈保护等行为增列为违法行为,为公安机关提供了更加明确的处罚依据。”

  其次,在保障公共安全方面,增加了以抢夺方向盘、殴打、拉扯驾驶员等方式干扰公共交通工具正常行驶,高空抛物,违规升放携带明火的升空物体,违规飞行“无人机”等违法行为。当前,无人机“黑飞”行为屡禁不止,新修订后,则明确了公安机关的执法权,解决此前存在的“处罚无据”困境。

  第三,在人身权保障方面,一是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如增加对“组织、胁迫未成年人从事有偿陪侍”行为的处罚规定,对以殴打、侮辱、恐吓等方式实施学生欺凌的,公安机关应当依法处理。二是保持与刑法衔接,增加对“虐待幼老病残人员”“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等行为的处罚规定。

  最后,在加强社会管理方面,增加对娱乐场所和特定行业经营者不依法登记信息,非法安装、使用窃听窃照器材,拒不执行禁止家庭暴力告诫书、禁止性骚扰告诫书,违反规定出售、饲养烈性犬等危险动物,以及动物伤人等行为的处罚规定。

  捍卫“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正当防卫是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我国刑法明确规定了正当防卫制度,在刑事司法领域,这一制度也受到高度重视。但是此前,在治安管理处罚领域,正当防卫的认定一直处于模糊地带,实践中常出现“还手即互殴”“各打五十大板”等不合理现象。

  (下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