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以法为盾,守护文明薪火

日期:08-05
字号:
版面:00007版:深度       上一篇    下一篇

浦江上山考古遗址公园及周边农田 新华社 韩传号 摄

  通讯员 周雨欣 周海芳

  浦江县作为“中国地名文化遗产千年古县”,文化底蕴深厚,拥有2项人类、6项国家级、13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3处国家级、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浦江县人民法院积极构建“预防、修复、传承、教育”全链条司法保护体系,奋力打造“法卫万年稻源 令护上山遗存”工作品牌,发挥审判职能,努力探索以高质量司法护航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路径。

  协同共治,形成保护合力

  “上山文化遗址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主要制度障碍在哪里?”近日,一场主题为“金华市上山文化遗址司法保护”的调研座谈会在浦江法院召开,来自金华各县(市、区)法院环资庭负责人、金华市人大代表、法学教授及浦江县相关职能部门代表积极参与讨论、建言献策。

  今年6月14日,浦江上山考古遗址公园晋升“国家级”。上山文化遗址是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入选中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上山文化遗址群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为助力上山文化遗址群申遗及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浦江法院联合金华市上山文化遗址管理中心设立了全市首个上山遗址及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和服务中心,出台《关于加强上山遗址及文化遗产司法保护的实施方案》,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织密司法保护网。

  浦江法院还联合公安局、检察院、文广旅体局、综合行政执法局等八部门,共同出台了《上山遗址及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协作框架》,建立问题联排、隐患联治、风险联动等工作机制,推动行政执法与司法审判的有效衔接,进一步凝聚文化遗产保护的强大合力。

  立足审判,筑牢安全防线

  中余乡普丰村祠堂内2只刻有“八仙过海”图案的木雕“牛腿”(撑拱)被盗。“牛腿”作为我国传统古建筑中的重要构件,“牛腿”的雕刻题材涵盖各种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吉祥图案等,反映了古代社会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民俗信仰,具有一定的收藏和保护价值,是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浦江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专挑没有监控又未设护栏的“牛腿”,多次秘密盗窃公私财物,犯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并处罚金。

  浦江法院优化专业审判机制,成立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合议庭,组建民事、行政、刑事“三审合一”审判团队,协同专家陪审员,跨条线集中高效审理文化遗产类纠纷;设立涵盖文物考古、非遗传承、鉴定评估等领域专家库,为案件审理中的专业问题提供权威咨询意见和技术支持;培育“法治带头人”和“法律明白人”队伍,吸纳老党员、老干部,运用浦江谚语、郑氏家训等地方智慧,化解涉文保纠纷。

  上山遗址及文化遗产司法保护和服务中心里,设立了由庭务主任、员额法官、“法律明白人”等组成的专业纠纷化解团队,已成功调处涉遗产权属、青苗补偿分配、村民自治事项等矛盾纠纷10余起。同时,在郑义门古建筑群、上山文化遗址、仙华山等核心景区设立的“旅游巡回法庭”,快速调解旅游纠纷。

  普法宣传,营造保护氛围

  “作为青年干警,我们要做文化遗产的捍卫者,严惩犯罪、定分止争;要做文明传承的助推者,创新机制、激活价值;要做法院故事的讲述者,让法治护佑的‘万年稻源’闪耀文明星河。”7月1日,浦江法院举办第九期“法润丰安大学堂”,6名青年干警围绕“法卫万年稻源 令护上山遗存”主题,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和感悟作主旨宣讲。

  浦江法院打造“上山司法学堂”,联合教育、文旅部门开发特色课程,组织30余名中小学生开展“跟着非遗去研学”活动,通过参观上山考古遗址公园、体验非遗剪纸和麦秆画、举办模拟法庭等研学活动,让守护文化遗产的种子在未成年人心中生根发芽。

  同时,浦江法院在全县文化遗产属地村社设立13个普法宣传点,依托“世界环境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重要节点,组织开展专家宣讲、非遗法治课、文化场馆旁听庭审等浸润式活动,让法治精神融入文化遗产保护中。

  接下来,浦江法院将继续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司法协同机制,持续深化“司法+行政”合作模式,为筑牢文化遗产法治防线贡献司法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