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免费领礼物”竟是陷阱

日期:08-05
字号:
版面:00002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首席记者 陈佳妮

  通讯员 钱佳莉

  本报讯 “群内各位都可能涉嫌犯罪!必须配合调查,否则罚款2万、上门抓捕!”当湖州南浔14岁的小雪(化名)在QQ群里看到这条来自“北京市公安局肖警官”的警告时,吓得双手发抖。几天前,她为领取快手看到的“免费限量版棉花娃娃”加入该群,不料卷入“重大案件”。

  群内,“肖警官”先晒出模糊的“警官证”,接着连发公告:“现有一名受害者被骗17万!群内所有人必须配合调查!”小雪盯着不断刷新的“警方通告”,最终颤抖着添加了“工作人员”。对方立即语音通话厉声呵斥:“必须证明清白!这笔钱只是暂时冻结!”当小雪怯生生提及父母时,对方威胁:“泄露案情要负法律责任!”又软言哄骗:“配合调查24小时就退钱。”

  红着眼眶的小雪偷偷拿来姥姥的手机。在视频通话中,对方远程指导她下载某商城APP,登录指定账号并发送验证码。“叮”的一声,7799元不翼而飞。当骗子企图继续转走账户剩余3万余元时,妈妈收到银行短信惊呼:“账户怎么消费了7799元?”这才中断骗局。

  “这是典型冒充公检法诈骗。”民警对比真实警官证提醒,“公安机关办案都有严格的程序要求,警方不会在QQ群办案,更不会让孩子单独处理问题。”目前案件正在侦办中。

  警方提醒:家长应关闭免密支付,勿让孩子知晓支付密码;发现孩子躲藏操作手机等异常行为要及时干预;教育孩子遇威胁立即求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