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乃召
通讯员 王运琪 许亦杨
本报讯 利用“智慧寻车”系统,解决车站打车难题,让“车找人”升级为“人找车”。昨日记者从杭州铁路公安处交通管理支队获悉,该系统已在杭州东站、杭州西站、温州南站和绍兴北站投入运行。
近年来,随着网约车行业规模持续扩大,客运火车站接送站区域经常出现司机“滞留等单”、旅客寻车耗时长等问题,导致车辆聚集形成堵点,甚至影响主干道通行。为破解“人车匹配”效率低的难题,去年11月底,杭州铁路公安处联合地方相关部门、车站管委会及网约车平台,创新研发了“智慧寻车”系统。
该系统通过在停车位上方安装车位相机精确识别车辆,将信息实时展示在候车区大屏幕或推送至打车软件,引导旅客自主寻车。目前,杭州东站P1网约车停车场的实时车牌识别信息及车位图片数据已接入“滴滴出行”APP,乘客可直接在APP内精准锁定接单车辆位置,并利用内置导航快速抵达。
杭州铁路公安处交通管理支队负责人介绍,目前4个车站已完成824个停车位改造和新增车位相机,安装10个候车区引导大屏和寻车一体机。同时,等候区还增设了空调、座椅等设施,为旅客提供舒适候车环境,并为司机设置了服务点。
系统运行成效明显。以杭州西站为例,旅客平均候车时间从20分钟缩短至8分钟,网约车人车匹配效率提升30%,站区交通秩序明显改善,旅客出行满意度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