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税案追踪:民房里的黑幕

日期:08-04
字号:
版面:00007版:案卷       上一篇    下一篇

  《人民公安报》 孙雅琼 左文峰

  在河南省唐河县的一处城中村民房内,一个人、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张床,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开具发票资金流水超亿元。

  2024年11月,唐河县公安局捣毁一个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窝点,查证涉及的空壳公司13家,涉案金额近2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彻底斩断一条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犯罪链条。日前,该案主要犯罪嫌疑人李某建被唐河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三个月、孟某阳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张某东被判处有期徒刑六年,其他涉案人员正在公诉中。

  一条线索牵出亿元大案

  2024年9月,唐河县公安局接到一条虚开增值税发票线索,称唐河某公司接收湖北某公司开具的发票25张,税额共计500万元,情况异常。

  接到线索后,唐河县公安局组织民警立即对该公司进行核查,发现该公司的注册地址为虚假地址,其法定代表人为陈某明、监事为余某辉、财务负责人为杨某纪、股东为陈某波,但4人均没有在唐河工作、生活的痕迹。

  办案民警经深入调查发现,该公司的报税人员为专业记账公司人员,且该公司从未产生水电费等经营性支出,符合虚开增值税发票的特征。

  此后,民警将陈某明传唤到案,得知其系接受张某东、孟某阳的请托,并在收取2万元费用后,到唐河注册该公司,并未插手公司的任何相关事务。根据该公司的注册情况,民警通过人员关联信息发现了位于唐河县的4家公司,且4家公司的报账公司为同一家记账代理公司,联系人为李某建。

  经进一步查询,民警发现三人关联公司达10余家,均系2022年7月以来陆续成立,经营范围涉及物流、新能源、化工等业务,在无实际经营的情况下短时间开具各类大额发票超亿元,远超正常生产经营范围,犯罪嫌疑陡增。

  围绕上述关联公司,民警随即走访湖北、北京、山东、广东等地,对可疑发票进行查证,发现涉及17省20市,一起涉案金额巨大的虚开增值税发票案件浮出水面。

  一间民房内竟有11家公司

  2024年10月21日,民警先后将李某建、孟某阳、张某东传唤到案。在证据面前,李某建、孟某阳、张某东陆续供述了全部犯罪行为。

  经查,李某建、孟某阳等人经过商议后,邀请李某建好友张某东成为虚开增值税发票犯罪团伙的主要成员,并在唐河注册11家公司、在南阳注册2家公司,涉及新能源、物流、化工等行业。

  此后,李某建、孟某阳联系魏某波、张某杰等人,接收上游22家公司开具的进项发票1399张、共计1.6亿元,之后联系中介以及魏某波等人,开具销售或者运输等发票1370份、共计近2亿元,获利约200万元。

  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张某东租住在唐河的一间民房内,根据客户需求利用11家公司频繁开票。而车某忠、楚某静等人在南阳设立办公室,按照李某建、孟某阳的指示,以南阳2家公司名义开具各类增值税发票。

  多重伪装终究难逃法网

  民警在侦查过程中敏锐地发现,李某建、孟某阳进行多重伪装,试图掩饰其犯罪行为。然而,再隐蔽的伪装也终究会露出破绽。

  为避免直接开办公司引起怀疑并承担全部法律责任,李某建、孟某阳进行商议后,仅担任两家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其余均是“明码标价”在网络上招聘,并以包吃住、管路费等引诱其他人来到南阳及唐河协助开办公司。两人支付陈某明等人5000元至2万元不等的报酬,请其担任法定代表人;以2000元至5000元不等的报酬,请余某辉等人担任监事等职务。2024年10月至今年4月,涉案的11名嫌疑人陆续被抓获归案。

  为掩饰犯罪行为,形成正常的进货、销售等经营行为闭环,李某建、孟某阳还虚构采购项、销售项等正常经营业务,且均在前期按时缴纳少部分税款等,隐蔽地实施链条式虚开发票的违法犯罪活动。2022年7月至2023年12月,他们大肆购入涉及22家公司的1399张发票,并以化工原料运输物流费、石油类深加工产品等对外虚开发票1370张,共计近2亿元。

  2024年9月,李某建、孟某阳、张某东等人得知被警方调查后,由孟某阳联系同乡侯某,以2万元的酬金要求侯某承担全部责任。同时,三人还手写了有关公司情况以及虚开情况,要求侯某熟悉后应对警方的侦查。随后,从事餐饮行业的侯某面对警方的讯问,很快露出破绽,并如实供述了被孟某阳请托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