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演台上亮出矛盾纠纷化解“金招牌”
日期:08-01
台州政法融媒体中心 牟俊华
本报讯 化解矛盾促和谐,如何共享经验、怎样进一步提升能力?临海搭建起一个生动的交流平台。6月以来,临海市委政法委联合市社会治理中心、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共同举办“凝和聚力 调促平安”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经验讲演活动。来自全市25家单位的30名优秀讲演者参加初赛。近日,其中11家单位的12位讲演者角逐决赛,以讲演为桥梁,将一线实践中的鲜活案例、实用方法和深刻思考,集中展现在舞台上。
讲演内容聚焦矛盾纠纷的预防、排查、化解全过程,既有对复杂疑难案件的抽丝剥茧,也有对调解技巧的深入剖析,更展现出情、理、法相融合的生动诠释。
在古城街道鹿城社区,凝聚基层治理智慧的“六心”工作法早已落地生根:“维稳共治要热心、调解纠纷有公心、心理疏导要耐心、矛盾反复有恒心、服务群众要诚心、克服困难有决心。”这一方法,已成为守护社区平安和谐的坚实盾牌。曾经让居民苦不堪言的“污水横流”难题,在社区多方协同下转变为“整洁通畅”宜居环境的全过程,在讲演中娓娓道来。
让矛盾化解在家门口,让平安可感于烟火处,是临海市人民法院共享法庭的心愿。法庭如何进村社、能发挥什么作用?讲演者毛晨冉作出解答,共享法庭变“单打独斗”为“协同治理”,纳入联勤处置队伍和调解队伍建设,接受镇(街道)综合信息指挥室和平安法治平台统一调度,打造解纷共同体,提供冒着“烟火气”、沾着“泥土味”的司法服务。
榫卯咬合联动,与社会治理的深层逻辑相通。从榫卯“无钉连接”到治理“柔性协同”、从榫卯“弹性缓冲”到治理“动态平衡”,汇溪镇从当地古建文化的榫卯智慧中汲取灵感,将这种“和而不同、刚柔相济”的理念融入基层治理,通过激活多元主体的联动效能,让矛盾化解机制更具韧性,持续释放出化解纠纷的内生动力。一起百万赔偿金纠纷,将房东、家属、包工头三方卷入其中。矛盾如何化解、责任如何厘清?永丰镇调解团队运用“三分三合”工作法破局:分头摸清底数、合拢矛盾焦点;分类对症下药,合成调解合力;分段冷却火气,合拍敲定方案。“三分三合”尽显调解智慧,最终促成各方达成一致,实现事心双解。这些都在讲演中一一展现。
“12组讲演,生动呈现了全市矛盾纠纷化解法治化工作的丰硕成果,有效激发了基层钻研业务、提升能力的热情。”临海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李光明说。相关单位负责人,全国演讲与口才协会会员、临海市青年宣讲团导师刘浩,以及市级金牌调解员共同担任此次讲演比赛专家评审团。评委们认真倾听、精准点评,为今后矛盾纠纷预防与品牌建设的发展方向提供了宝贵指导。
此次讲演活动的成功举办,是临海市矛盾纠纷化解四大重点领域试点工作的有效延伸,更是锻造基层平安政法队伍的重要举措;同时,有力汇聚了共识,为夯实平安根基、维护和谐稳定注入了新动力。下阶段,当地将持续深化讲演成果,着力在拓展试点领域中优化联动机制,推动更多民间智慧与专业力量深度融合,共同织密平安建设基层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