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浙江法制报

让“迷途者”
找回人生坐标

日期:08-01
字号:
版面:00002版: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

  本报记者 俞可薇 通讯员 邵怡娜

  本报讯 日前,在浙江宁波启新之家服务中心,社区矫正对象张某正在为学员上无人机培训课。这名特殊的讲师为台下学员详细讲解无人机在农业运输、航拍摄影等领域的应用技术。

  今年是社区矫正法施行五周年。五年来,宁波市通过“以矫助矫”“黄丝带帮教”“学历技能双提升”等创新实践,助力社区矫正对象重获新生。

  “以矫助矫·能者为师”平台助力推动社区矫正对象发挥特长服务社会。北仑区推行“红领矫正模式”,组织社区矫正对象以志愿者身份,参与轨道交通服务、河道保洁等公益活动。目前,全市已组建由211名社区矫正对象构成“师者”队伍,并配备63名专业“技能导师”,链接34个技能实训基地。

  2018年,宁波市司法局联合民盟宁波市委探索开展“黄丝带帮教”行动,江北区司法局从此有了为社区矫正对象系上黄丝带并集体宣誓的“传统”。截至目前,依托宁波志愿者WE平台,市司法局已累计招募400多名“黄丝带帮教”志愿者,开展精准帮教活动。

  针对社区矫正对象普遍存在的学历低、技能弱等就业困难问题,宁波市司法局与宁波开放大学合作建立“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基地”,并为社区矫正对象量身定制学历提升方案。此外,海曙区创新推出“互助积分”制度,联合公益服务基地开发适合社区矫正对象特长的社区公益岗位。自宁波市实施“学历技能双提升”工程以来,60周岁以下社区矫正对象的高中以上文化覆盖率提升至88.7%,技能培训覆盖率86.6%,无业社区矫正对象比例同比下降22%。